关于食品营养与健康8篇[爱美食爱养生小知识分享]
篇1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建立在生物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学科的基础上,是从预防医学的角度研究营养与食物(饮食)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组成部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分为两部分:“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二者的区别在于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的营养价值,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以及改善人体营养的措施;而食品卫生学则是研究食物的安全性,即食物中的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预防控制措施。通俗地讲,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好”的一方面(营养);而食品卫生学则是研究食物“坏”的一方面(安全)。因此下面我将分别介绍“营养学”、“食品卫生学”两方面。
食物中的“好”――营养学
“营养”这个词大家应该不陌生,但大家的营养知识却未必丰富,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学科,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是难以掌握的。上面跟大家介绍过了,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好”的一方面(营养),那么它的具体定义如何呢?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食物营养)及人体摄取和利用这些成分增进健康(人体营养)的科学。我们通常所说的“苹果含有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指的就是食物营养;我们经常倡导的“合理膳食、均衡饮食”,就指的是人体营养。
营养学的研究主要分为“实验研究”、“人群研究”两大部分。“实验研究”以《毒理学实验》为基础,做的主要是动物实验,比如,给大鼠或小鼠喂一段时间食物、药物,然后进行解剖取脏器、骨头等,最后通过仪器分析它们的各种指标的变化。“人群研究”是以《流行病学》(预防医学最重要的课程之一)为基础,做的主要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以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进行,最后才根据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于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关键是自己要积极主动,多跟师兄师姐请教经验,多向老师寻求帮助。
在现实生活中,从指导个人或群体合理安排饮食、保健防病,到参与指导国家食品生产、食品加工、改善体质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领域,营养学的应用无处不在。目前营养相关性疾病已成为国内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在宁夏西吉、青海乐都、广西都安、云南寻甸等地,中国贫困地区儿童严重营养匮乏,发育迟缓……这些都是营养学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营养学的概念也在逐渐发生转变,从“营养充足”转向“营养最佳”。以前强调温饱以防止饥饿,强调食品安全来保证生存,而现在应强调食品有可能促进健康的作用,包括改善健康(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和减少疾病。人类预期寿命在增加,老龄人口在增加,医疗费用在增加,人们对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期望在增强,这些趋势使人们逐渐从重视延长寿命转到重视生活质量,这也是促进营养学概念转变的原因之一。
食物中的“坏”――食品卫生学
而说到食品卫生学,有一点不得不说,我国原来有一部《食品卫生法》,后来又出台了一部《食品安全法》从而替代《食品卫生法》,因此可以说食品卫生学研究的内容是“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为什么现在人们如此重视食品安全呢?网络上一个名为“中国人的一天”的段子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一切,“早起,买地沟油炸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冲杯三聚氰氨奶,中午,在食堂要份瘦肉精猪肉、炒农药韭菜,来碗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叶。下班,买条避孕药鱼,尿素豆芽,膨大西红柿,开瓶甲醇酒,吃个硫黄馒头……”正是由于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离我们生活很近而问题又很多,人们才那么重视。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问题很多,我给大家举“瘦肉精”为例。2011年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在“3?15”的网站上,九条焦点新闻有八条是关于瘦肉精的。而早在2006年我国十大食品安全事件中,瘦肉精就排在了第三位。那么“瘦肉精”为何屡禁不止呢?这就是学习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的学生及食品行业从业人员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而思考的范围有:行业、立法、司法、行政、媒体,因为范围的广泛,因此如果我们能自学一些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将会很有帮助,北京大学在本科阶段针对大二以上的同学开放双学位,在学好本专业的前提下,你可以选修一个双学位。
以上说了食品卫生学的现状,而食品卫生学的发展趋势是: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对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的关注不断加强,食品卫生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食品卫生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日益密切,学科交叉与融合已成为发展的必然。
专业背后的思考
我也知道,正在看这本书的读者们都关注专业毕业后的故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就业面挺广的,比较对口的单位是:食品保健品企业、医院的营养科、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的相关科室等。但就像我的一位老师曾说的,“如果你对未来有强烈的冲动,而且立志要做一番事业、成就一个人生。那你不管以什么事业去起步,都是为未来做‘练习赛’而已,只有底蕴的厚度才能决定事业的高度,而不是光鲜的简历。”最后祝福大家理想丰满!健康幸福!
篇2
【关键词】食品安全;健康;合理膳食
【中图分类号】R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128-01
民以食为天。俗话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饮食的合理平衡是我们健康的首要因素。食品的安全问题关系到全人类的生活、生存、延续,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正是由于食品市场的巨大潜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几年我国食品加工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使得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而最近一个时期,随着各行各业透明度的进一步提高,食品的质量问题也频频被媒体所暴光,如今食品安全已是我国消费者的“心头大患”, 事关消费者乃至下一代的健康和安全。因此,重视食品安全已经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长久以来,关于种种劣质食品的报道几乎成了我们隔三岔五就能在媒体上看到的一个主要话题。比如说关于劣质奶粉、劣质面粉、劣质大米、劣质豆制品、染白粉丝、注水肉、苏丹红、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中毒事件和蒙牛“OMP事件”等等,这些频频曝光的食品加工中的黑幕对消费者来说已不再陌生。各级监管部门针对于此的执法检查,也始终没有停止过,并相继制订了各种法和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可见我国对食品安全的整治力度有着铁的手腕。但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年来,各级监管部门的工作不可谓不努力,但劣质食品依然层出不穷,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时时令我们提心吊胆。
食品安全涉及我们的健康,买到放心安全的食品是最基本的。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保持自己的膳食平衡,来维持自己的健康呢?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除了应该提高对不健康的食品的认识以及检举揭发保护自己合法权益之外,还应该学会从我们自身的日常膳食中来维持健康。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饮食观念要随着饮食科学文化的发展不断更新,在追求食物色香味美的同时,更要注重食物的合理选择,达到营养、健康、卫生的要求。而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类、维生素等等。恰恰各种营养素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补充。因此为了满足人体营养多方面的需要,必须尽量做到食物的合理搭配。
有营养师提出:早餐吃得好,午营养是保证人体健康长寿的物质基础,人体器官的功能和组织的正常代谢依赖着必需的营养,而这些营养物质又通过合理膳食而获得。营养因素对疾病的防治以及衰老过程有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晚年的健康状况更为密切。营养不足会使人体体质下降,容易发生疾病,加快衰老。营养过剩又会给人带来麻烦,如肥胖伴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等。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合理膳食呢?
第一是全面平衡,即样样都吃,不挑食,不偏食。众所周知,任何一种单一的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
第二是适量。太胖或太瘦都不利于健康。既往养生经验提出 “食不过饱”的主张,其目的就是要使饮食适度,饥饱适当,热能和蛋白质等营养素摄入与消耗相适应,避免过胖或消瘦。
第三是三餐要合理。要建立合理的饮食制度,切忌暴饮暴食,提倡不吃或少吃零食。一日三餐中每餐的热能分配以早餐占全天总热能的30%,午餐占40%,晚餐占30%较为合适。
篇3
根据大理州粮食局关于转发《国家粮食局办公室关于举办“2012年粮食科技活动周”文件的通知》大粮电【2012】4号文件精神,我局及时组织机关干部职工、粮油公司员工进行传达学习,并就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切实做好粮食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从小麦的消费发展趋势,人们对小麦粉品质需求档次的转变,以及面粉营养强化、面粉添加剂、主食文化等方面作深入的宣传。 2012年我县活动的主题为:小麦粉的营养与健康。同时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成立永平县粮食局粮食科技活动周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购销工作的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由购销股股长担任,成员由局办公室、财务统计股、粮油公司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购销股,办公室主任由购销股股长兼任。
二、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印发宣传材料等方式以关注粮食安全、保障百姓健康为主要宣传内容。突出科技与文化融合,宣传“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粮食文化。突出科技与生活同行,宣传事关人民健康的粮食科技知识。围绕食品安全,宣传有关常识,主要是通过对重大案例的剖析,增长民众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增强民众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同时,对《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此次活动共到七个乡镇,三十六个村以及利用县城街天进行宣传,共发放宣传材料1500份,宣传对象达16000人。
三、突出宣传工作重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小麦的消费观念已经从原先的温饱型向安全、营养、健康方向发展。小麦生产、储藏、加工、营养,专用型面粉、强化面粉及主食品的营养,小麦综合利用等相关知识。宣传粮食检测标准、科技项目及成果、粮食卫生安全现状及知识,粮食食品历史和文化、粮食科技发展的历史、粮食储藏加工流通等传统沿革、粮食科技发展现状和趋势,重点宣传我国的主食文化。
篇4
关于饮食,多少年来人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是饮食中脂肪的摄入量,如饱和脂肪酸、胆固醇等。因为血清中脂肪和胆固醇的高低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实际生活中,不仅脂肪影响饮食结构,其他食品如鱼类、低脂肪奶制品、植物性食品也都与此相关。最近美国完成了一个为期6年、关于老年妇女蔬菜和水果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相关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每天吃500~1000克水果蔬菜的老年妇女,其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比每天吃250克的人要低30%。调查发现吃蔬菜水果较多的人也同时有比较好的生活习惯,如注意体育锻炼、多饮茶、少吸烟等。植物性食物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不仅是因为饮食中减少了脂肪摄入量,更有植物食品自身的原因。
植物性食物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成分。这些成分既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及植物固醇、植物酶和激素等,还有帮助调节植物代谢的某些物质及天然的植物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能保护植物不受某些昆虫的侵害,同时吸引其他昆虫、鸟类授粉。这些神奇的生化作用在动物界很少看到。植物将这些生物活力传递给人类,使人类获得很多益处。食入较多植物食品的人群,不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低,癌症发病率也较低。多吃香蕉、土豆能降低食管癌发病率,吃洋葱、韭菜、大蒜、大葱可降低胃癌发病率,吃黄绿色蔬菜能降低肝癌发病率,富含整粒谷物和纤维的饮食可改善肠功能。在人体慢性疾病发展过程中植物性食品可能具有非常复杂的作用。美国的一些老年患者在一日三餐的饮食中增加了植物性食品,用粗粮替代精制米面,减少肉类制品,用鱼替代肉,2年后发现,这些人死亡率显著低于没有改变饮食习惯但患同样疾病的患者。
当然,不完全排除“红色”的动物性食品,但植物性食品为主的饮食模式确实应该进一步提倡。植物食品对人类健康有益不是全新概念。但目前,人们对食物中获得营养素的理解不很完全。我们日常所吃的植物性食品通常都是经过加工处理的。营养丰富的土豆皮被削掉了,脂肪氧化了,精制米面中不含麸糠和胚芽了,常吃的番茄酱也只含有少量的番茄,而大量的是盐。虽然谷类消耗总量占总热能的23%,但全谷类仅有1%,很少有人吃味道较差的的全谷类食品;而精制的高淀粉饮食恰恰增加了胃癌的发病率,精制糖含量高的膳食增加了结肠癌、直肠癌的发病率。
目前,人们很重视食品强化和功能食品的开发,也就是强调某一种营养素的作用。而单纯强调一种营养素的作用,势必会影响人们最大限度地获取其他营养素,破坏了食物自身营养成分平衡,效果不一定好,同时存在很多隐患。因而我们应注重食品保存方法,最大限度保存食物中原有的成分。食物本身是最重要的,它不单纯是携带一种营养素的载体,而是所有营养素的来源。
合理的饮食模式对健康的重要性是任何一种营养素所无法比拟的。请增加植物性、粗制天然食物,减少动物性、精制、加工食物,保护你的健康。
篇5
关键词:运动营养食品 现状 发展趋势
就运动营养食品发展时间而言,在我国的起步时间相对较晚,但其发展较快,在我国取得丰富的成果。所谓的运动营养食品是指,根据人体的生理特点、营养所需等特点,为运动后的人们及时补充营养,以达到帮助其消除身体疲劳的目的。纵观国内外的运动营养食品发展现状看,总体趋势良好,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作者主要对国内运动营养食品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对运动营养食品的发展趋势做预测。
一、运动营养食品的现状
(一)国外运动营养食品现状
国外运动营养食品的发展时间较早,因而其市场相对较为成熟,食品类型多样,功能齐全,满足人们的需求。尤其对于欧美国家而言,对运动营养食品发展给予高度重视,他们认为,其能够为人体补充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有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保持关节健康和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当前,国外运动营养食品的形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如饮料、片剂、营养棒等,类型之多,数不胜数。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美国运动营养食品市场总销售额超过200亿美元,而新产品逐渐进入市场,并占据较大的销售额比重。如百事可乐的“佳得乐”品牌,其发展历史较长,在美国运动饮料市场中占据较大的份额,约在85%以上。由此可见,国外运动营养食品的发展势头良好。
(二)国内运动营养食品现状
1.运动营养食品的整体发展概况
关于运动营养食品,我国对其的研究时间相对较晚,于1991年开始,但在短短的二十余载中,取得良好成效。就我国运动营养食品类型而言,主要有补充或控制能量类、补充蛋白质类、水解物类、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类、恢复运动疲劳类等。以运动饮料为例,自2000年起,红牛、健力宝等运动饮料迅速占据中国市场,而2005年后,脉动、激活等品牌相继出现,进一步丰富我国运动营养食品。就当前国内运动营养食品发展现状看,每年的市场销售额呈现循序上升的状态,对国家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且在未矸⒄怪校运动营养食品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基于功能成分划分的运动营养食品现状
我国运动营养食品发展中,相关人员对其功能成分的研究逐渐深入。首先,多肽和氨基酸。基于植物来源的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能够得到活性肽,其在人体的吸收率较氨基酸高。人体运动后,应对支链氨基酸进行补充,可促进有氧代谢,以维护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其次,糖是人体内最为直接的能源物质,只有为人体提供一定的糖分,才能及时补充能量。尤其对于运动后的人员而言,低聚糖是理想的糖类物质,不仅甜度低,而且口感好,更能及时补充血糖。再次,脂肪。中链脂肪是运动后人群的最佳选择,能够帮助运动员快速恢复体力。第四,矿物质是运动营养食品中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能及时为人体做补充。运动后人体出汗,使钾、钠等丢失严重,通过补充矿物质,可以为机体提供充足的水分。第五,维生素。对于运动人群而言,B族维生素可促进能量代谢;C族可延缓疲劳。最后,活性物质。这是相关专家和学者在近年来研究较为活跃的课题之一,活性物质能够发挥抗疲劳的功效,增强机体对疲劳的耐受力,因而多糖、黄酮等活性物质的应用研究逐渐深入,极大程度的丰富运动营养食品。
二、我国运动营养食品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问题
从我国运动营养食品发展看,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与国外运动营养食品发展对比之下,我国运动营养食品虽然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其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具有较大的发展潜能,而尚未得到有效挖掘。其次,国内运动营养食品发展中,未能遵循国人运动状态下肠胃消化吸收的实际特点而开展产品研发活动,导致其在我国部分人群中出现不适的反应,这对国内运动营养食品发展产生较大的阻碍影响。再次,国内运动营养食品市场发展中,其营养食品以营养素单体配制为主,口感风味并未达到理想的状态,不能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最后,国内部分运动营养食品中的营养素单一,不能满足人员运动后的全部需求,甚至人们如果长期食用某一运动营养食品,可能造成营养素失衡的问题。可见,我国运动营养食品要发展,必须打破传统思维桎梏,以实现新的突破。
(二)原因
纵观我国运动营养食品发展中的问题,有关人员应对其原因进行分析,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当前,国内运动营养食品体系在不断完善中,更应对问题寻根溯源,作者认为,其原因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国内运动营养食品市场相对不够成熟。长期以来,国人的健康意识虽然不断提升,但营养补充观念比较淡薄,因而在运动后,不能及时通过运动营养食品而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同时,我国在运动营养食品推广中,以广告为主,其影响力仍然有限,致使其市场发展不完善,不能为运动营养食品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其次,从企业经营方面看,以运动营养食品为主要经营产品的企业相对较少,因而该行业竞争力相对较小,致使其发展速度缓慢。最后,国内关于运动营养食品的科研能力不足,一方面缺乏专业的技术手段支持;另一方面,科研成果向市场转化的时间相对较长。
篇6
关键词:食品检验;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广义的食品检验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基本理论和技术,根据国家卫生标准等专门的技术标准来研究与评定食品的质量及其变化,其中也包括对食品的原料、辅助材料等进行质量检验,以确定食品质量合格与否。而狭义的食品检验则是指食品检验相关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所规定的卫生标准,对食品的包装(内包装和外包装)、标志等进行检验。由于食品行业的复杂性,食品检验的内容也非常复杂,既包括对食品营养成分的分析,食品中污染物质的鉴定,也包括对食品添加剂标准的判断,因此食品检验方式也呈多样化,这就对相关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食品检验人才队伍现状分析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法律问题、道德问题。毒大米、地沟油、染色馒头、瘦肉精……一系列令人发指的制作贩卖有毒食品的事件频频发生,不断掀起舆论浪潮,也不断挑战消费者的承受底线。在这种形势下,加快食品检验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应用型食品检验人才,严格为生产流通领域的食品把关等问题呼之欲出。
食品安全问题如此频繁,这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对于问题企业的处罚力度不够、食品企业的资质不合格、食品检验技术落后、缺乏先进的检验设备、食品检验人员的素质不达标……笔者认为,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我国缺乏相应的高素质人才。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中关于食品安全学科的教育机制尚不健全,这是导致我国欠缺食品安全和管理检验复合型人才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很多食品企业对于食品检验人才的要求并不严格,特别是对从业证书、实践能力的要求,以及食品原材料验收标准并没有统一的设定。
三、培养食品检验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
所谓的应用型人才即能够把相对成熟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与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
众所周知,食品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所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通常,在检验食品标准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方法以及分析时的客观性,分析者的观察判断能力等方面直接影响着分析结果客观与否。而具备扎实的食品安全检验知识和高超的检验技能的人才往往能够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分析产品的每项指标及综合情况,并根据所评估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食品企业员工操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及时规避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因素,这对于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证食品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食品检验人才的基本要求
1.职业道德要求。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是每一行业工作人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从事食品安全工作的人员更应该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这就需要具备以下几点:(1)客观公正、诚实守信,尊重事实。(2)对于工作始终保持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3)具备丰富的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深谙《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规关于相关工作的基本要求。
2.知识水平要求。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对英语、数学处理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关于食品理化检测技术、食品掺伪鉴别检验、食品加工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更要熟练掌握。例如:(1)关于食品营养方面,必须具备食品营养开发、食品营养配餐设计与指导能力。(2)关于食品检测方面,必须了解食品卫生检验检疫的基本手段。(3)关于食品加工方面,需要熟悉乳制品、软饮料、发酵食品、肉制品加工操作的能力。
3.技术水平要求。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高效、快捷地利用计算机搜索、处理和检阅信息,这是从事食品营养检测和食品卫生检验检疫工作的必备技能。
五、培养食品检验应用型人才方案探析
1.加强对食品检验人才的意识培养。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已经耳熟能详,但是即便如此,仍然定期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工作,身为食品安全行业的从业人员,食品安全事件的把关人员,食品检验工作者仍应该树立高度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从意识到行动上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样才能保证后期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完善食品检验人才培养机制。可以说,任何食品安全问题都与食品生产、流通环节存在密切联系,食品生产企业检验人员素质底下、人才匮乏是导致恶性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高等教育机构在开设相应课程的时候应该保证授课内容涵盖以下基础部分:食品化学基础;食品生物化学基础;食品营养;食品分析化学;食品毒理学基础;食品加工技术;仪器分析;食品感官检测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水产品检测技术;营养成分检测技术;焙烤制品加工技术;食品掺伪鉴别检验;营养配餐与设计,等等。相关部门在开展员工素质培训的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岗位基本技能实训,包括食品营养实训和食品仪器分析实训。(2)专业技能实训,包括食品检测技术,食品化学分析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等。
3.突出食品检验高端人才的培养。对于高端食品检验人才,具体的行业目标是:具有较强的专业功底和管理能力,具备更新拓宽检验知识的能力;熟悉各种食品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程序,熟练掌握相关的食品法律、法规和标准,具备食品检验和质量控制能力。因此,应不断进行强化训练,在实践中反复强调业务能力,及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的能力,学习国内外同行业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大对培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形成良好的重视食品安全培训的行业环境。
六、总结
篇7
关键词:中职学生 食品 营养 卫生 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292-01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年龄大多在15-18岁左右,他们不同于普通高中和大中院校的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外,还会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活动量大,代谢旺盛,正处于体格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各种营养素需要量较大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掌握一定的食品营养与卫生知识,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深刻地认识到营养素平衡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行为,不仅对于促进他们生长发育、保证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还将对他们将来服务的人群产生广泛的影响。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健康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健康营养知识处于较低的水平,他们缺乏基本的营养知识教育,他们中大多数人对各类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了解很少,哪些食物是营养价值比较高的,怎样去进行食物的合理搭配都不清楚;同时他们也不关心个人营养状况,在饮食与健康方面也存在许多误区和盲区。据统计,中职学生的消费构成中36%用于零食和饮料,一些危害健康的行为如不吃早餐;不喜欢喝水,以饮料代替水喝;喜欢吃冷饮;爱吃膨化、油炸、方便食品等占用一定的比例,长此以往必将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长。因此,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的营养与卫生知识水平,树立正确的营养理念,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中职学生进行食品营养与卫生知识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1 中等职业学校食品营养与卫生教育的现状
我们国家在食品营养与卫生知识教育方面很薄弱,教育上几乎很少涉及这方面的知识。据调查,78.6%的学校没有关于学生营养工作方面的规定和要求。从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校没有专门开设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只有该校有酒店专业和烹饪专业的,才会给该专业开设这门课程,其他专业的学生很少接受这方面的知识,学校也没有这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
2 中职学生营养与健康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生大部分为在校住校生,一周有五天在学校吃住,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自己的日常饮食完全由自己来把控,一方面由于学校的餐厅条件有限,很多学生会选择去小卖部买些食品作为自己的一日三餐;再者中职学生的营养知识严重缺乏,在饮食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相当一部分学生一碗桶装方便面、一包辣条作为自己的午、晚餐,更有些学生因为家庭经济条件较困难或爱美减肥选择不吃早餐。另外一部分不在学校住宿的跑堂生,由于早上时间紧张或者父母来不及给孩子做早餐等家庭原因选择不吃早餐,在上午十点左右选择在小卖部买些零食充饥,长此以往导致学生营养素不均衡,同时进食含有大量添加剂和防腐剂等的食品,严重影响了中职学生的身体健康,出现了贫血、低血糖等严重损害健康的营养性疾病。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中职学生食品营养与卫生知识的教育,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
3 提高中职学生饮食质量的措施
3.1 中职学校应加强食品营养与卫生知识的教育
中职学生对食品营养与卫生知识的了解基本上只是依赖于广播电视、网络等的间接宣传,或者是家长的谆谆教导,接受的途径和渠道少,根本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因此,学校应加强中职学生对食品营养与卫生的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进课堂,校园网络的宣传、广播,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讲座等多种途径进行教育,利用多媒体教学,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对于食品营养与卫生知识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食品营养与卫生知识,树立正确的平衡膳食观,增强合理营养知识。
3.2 改善食堂条件,加大食堂从事人员的培训
很多学生选择不去食堂就餐,很大部分的原因就是食堂条件有限,学校应该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改善食堂条件,加强食堂管理,应配备具有一定营养与卫生知识的厨师,对于其他从事人员,加强其对营养知识的培训,使食堂能够提高饭菜质量和卫生,在保证食品安全卫生的前提下,讲究营养配餐,以保证学生的饮食健康。
3.3 加强家校联系,提高家长的营养卫生知识水平
学校可以建立家校网络平台,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坚持向家长进行健康行为、平衡营养及合理饮食的宣传教育,提高家长的营养与卫生知识水平,这样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学生的营养状况和健康水平。
3.4 加强学校小卖部的管理
学校小卖部是学生购买零食的主要场所,一方面适当缩短学校小卖部的营业时间,提倡不向学生出售不利于健康的食品,另一方面,学校组织学生会成员专门进行监督和管理,在学生购买零食时进行适时地教育和引导。
中职生正处于生长发育和增长知识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形成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会对成年后乃至一生的健康产生影响,从学校、家庭、食堂、小卖部等各方面对中职生加强食品营养与卫生知识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食品营养与卫生对健康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合理的膳食制度和科学健康的饮食方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多食主食、蔬菜,少吃零食,并能够对自己在饮食行为上的不科学进行及时的纠正,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梁少娟.教育干预对中职生营养K-A-P的影响及效果评价[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3(02).
[2] 李鸿勇,卢向红,范国正.娄底市620名中职学生食品安全KAP调查报告[J].求医问药,2012(11).
[3] 刘毅,袁月华.《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与高职校园食品安全治理相结合的策略与效益[J].职业时空,2012(06).
[4] 刘成汉.中职生饮食消费问题分析与纠正对策[J].质量探索,2016(01).
[5] 武文平.中职生饮食营养与健康研究[J].新课程.2012(03).
篇8
在美国,一些大型的食品企业也在膳食标准制订方面有所贡献。著名的通用磨坊、百事、联合利华和迪斯尼等大型的食品企业制定了企业的膳食标准,在美国家喻户晓的汉纳福德超市(Hannaford)和哈里森迪特超市(HarrisTeeter)也制订了超市内销售食品的有关膳食标准,表明美国的食品工业已经意识到营养标准制定和营养信息标示在食品研发和销售中的重要性。具体见表3。健康选择项目是由科学家、营养教育家、膳食制定专家、公共健康组织、食品生产企业共同组织的联盟(thekeystonecenter)制定的(表4),这个膳食标准涵盖了19种不同食品,符合该膳食标准的食品可以在食品标签上面标注“smartchoices”的标志。健康选择项目其目的在于让消费者能够在超市买到更均衡、有益的食物,这也就要求食品生产企业要满足一定的膳食标准。健康选择项目具有以下优势:较容易和简单地帮助美国民众改善膳食,鼓励消费者做出更好的膳食选择;促进民众最佳健康,减少与膳食有关的慢性病;基于科学的一致性,与美国膳食指南一致,与现存的规章制度国家营养政策相一致;营养标签信息起到对消费者进行营养教育的补充;促进产品革新和重新配置;可持续性和灵活性。
中国膳食标准现状
中国膳食标准的制定甚少,目前中国政府与行业协会、委员会已经建立的膳食标准主要有4个:由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膳食指南、食品营养标签中营养声称的膳食标准、无糖食品的膳食标准和低钠食品的膳食标准。而食品企业建立的膳食标准几乎没有。膳食标准营养标签中营养声称的膳食标准、无糖食品的膳食标准和低钠食品的膳食标准是应用于食品行业中的。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是由中国营养学会于1997年第1次颁布,2007年又重新进行修订并颁布,居民膳食指南只是对居民的总膳食提出了要求。2011年版中国居民膳食宝塔[26]共分5层,包含每天应摄入的主要食物种类。膳食宝塔利用各层位置和面积的不同反映了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如谷类食物位居底层,每人每天应摄入250~400g。
2营养标签
由卫生部最新颁布的GB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对营养标签中营养素含量声称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表5)。这个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颁布的营养标签教育法中规定的营养成分声称中低含量食物与营养素含量高低类似。
3无糖食品的膳食标准
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家标准GB13423—12004《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规定“无糖”的要求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g或100mL的含糖量不高于0.5%(即0.5g)。
4低钠食品的膳食标准
由全国特殊膳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家标准GB/T23789—2009《低钠食品》膳食标准规定钠含量<120mg/100g的食品为普通低钠食品,钠含量<40mg/100g的食品为非常低钠食品。
美国膳食标准对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思考
与美国膳食标准相比我国膳食标准从内容、法律效应和企业执行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借鉴美国膳食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中国食品工业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完善膳食标准的制定和统一
美国的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和食品工业都在膳食标准制定和完善方面做出了特殊贡献,这些膳食标准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营养素含量高低、营养价值高低、不同人群膳食要求和特殊膳食营养要求(如全麦食品)。而中国目前只有卫生部、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特殊膳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参与制定膳食标准的制定,而制定的膳食标准只集中于营养素含量高低,因此中国特别是食品行业应该加强更多内容膳食标准的制定,如销售给学生的食品膳食标准、糖尿病人的食品膳食标准和全麦食品的膳食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也将成为食品企业新产品研发的新方向。从美国制定膳食标准的历史来看,由于前期美国制定的膳食标准较多从而导致食品标签上面关于食品营养的信息和标示繁多,为了达到膳食标准及营养信息的统一,从美国膳食标准制定的经验来看,适合所有食品的健康选择项目需要包括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食品企业共同参与,而且任何一个部门制定的膳食标准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行业性导致不可能适用于所有食品,因此中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建立包含所有相关组织的营养联盟,其主要工作就是建立适合中国的包括食品的膳食标准。中国目前有关食品营养的组织包括中国粮油学会粮油营养分会、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专业委员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运动营养食品分会、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办公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等,可以联合这些组织成立一个营养联盟。
2强化膳食标准的法律效应
为了保证膳食标准的执行,FDA制定了《营养标签教育法》。我国也先后颁布实施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和《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等食品标签相关法规、标准,2008年5月颁布实施了《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2011年11月份颁布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要求2013年1月1日强制施行营养标签制度。这些都说明我国在膳食标准的法律效应方面做得较好。为了保证更多膳食标准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我国应该加强有关膳食标准法律的制定,不仅是关于膳食标准的制定,更应该是膳食标准的执行。
3提高食品企业膳食标准执行力
美国的食品企业不仅对该国政府要求的膳食标准具有很好的执行力,而且也注重本企业膳食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如美国百事和联合利华。而我国的食品企业在食品标签上面标注营养标签存在很多问题,包括食品营养标签所标识的营养成分随意性较大、营养成分标识的名称、单位不统一、营养声明不规范等问题[27-31],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食品企业不能积极响应并应用营养标签制度。营养标签是由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三部分组成,而我国大多数食品企业却忽视了最关键的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声称,在营养标签上面只有营养成分表,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中国食品企业对营养标签制度及对膳食标准不够重视,因此应该鼓励中国食品企业加强膳食标准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