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列宁选集原文(列宁的《怎么办》)
怎么办列宁选集原文(列宁的《怎么办》)
一、怎么办列宁选集原文
1、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当日,新华社转发了这篇文章。
3、【词 目】: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出 自】:《后汉书·冯异传》【解 释】:东隅:指日出处,即早晨,喻初始。桑榆:指日落处,即夜晚,喻最终。“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指原在某处先有所失,后在该处又有所得。
4、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5、《列宁全集》中,“一小撮人”主要是指英法日。这句话是写于一战后,列宁主要针对英法对德国在海外殖民地的瓜分,原话是这样的“所谓分配殖民地委任统治权,就是分配被委任去盗窃和抢劫的权利,分配地球上一小撮人对多数人进行剥削的权利”。
二、列宁的《怎么办》
1、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的哲学含义是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它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弃旧创新,生机勃勃。
2、列宁同志在一九0二年写了一本书名字《怎么办?》1901-1902年,撰写了日后在俄国革命中极具影响力的《怎么办?》一书。
3、无产阶级是唯一彻底革命的阶级,是唯一能够团结一切被剥削劳动者对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把资产阶级完全铲除的阶级。
4、根据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理论与实践是辨证统一的。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实践决定理论;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是列宁在《怎么办?》一文中对革命理论的重要作用所作的著名论断。列宁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这一观点。
5、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集中论述了革命理论的重大意义。该书从当时风行的“批评自由”入手,首先揭示出两派分歧的总根子是“崇拜自发性、强调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