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育儿教育精选(九篇)[育儿知识分享情感内容简短]
第1篇:关于育儿教育范文
关键词:幼儿;挫折教育;途径与方法;榜样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282-01
所谓幼儿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设某些情境条件提出某些难题,让幼儿独自去面对,让其经受磨炼,摆脱困境,超越障碍,启发和促进幼儿动脑、动手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幼儿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他们的挫折承受力,使其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去迎接成长过程中的挑战。
一、幼儿挫折教育的意义
现在的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当幼儿面对难题或遭遇失败时,家长或教师大多是急急忙忙地包办代替,久而久之,幼儿就会缺乏克服困难的心理体验,形成学习上的依赖性。因此,家长或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为他们提供一些经历挫折而后成功的影视作品,幼儿通过这些真实可感的事实直观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真实感知挫折,认识到生活有顺有逆、有苦有乐,从而对挫折有初步的认识,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充分感受挫折,正确理解挫折,才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主动接受新事物,因此,我们必须开展挫折教育,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心理承受力,引导他们理解生命的价值以及生存的权利与义务,使他们做到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不轻易地放弃努力或放弃生命。且大量事实证明,少年儿童的挫折教育是不容忽视的。
二、幼儿挫折教育的内容
实例分析幼儿遇到挫折的反应;
1、焦虑。焦虑是幼儿预感要发生不良后果时产生的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是孩子处于挫折时最普遍的心理反应。主要特征是恐惧和担心、烦躁不安。
2、冷漠。有些孩子在受挫折后,并不表现出自己的愤怒情绪,而是压抑自己,以极为冷漠的态度对待挫折,这种挫折反应形式称为冷漠。冷漠是表面上漠不关心,实际上并不是不在乎不在意这件事。
3、攻击。攻击是孩子遭受挫折后所采取的一种激烈的行为方式。攻击行为又可分为直接攻击和转向攻击。直接攻击是指当孩子受到挫折后,所引起的愤怒情绪,从而对对方发起直接攻击行为。
4、耍赖。耍赖是孩子在遇到挫折后不承认结果的一种行为方式,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受挫后的表现方式。此时他遇到了挫折,他输不起,只能赢不能输。不敢面对事实。
5、逃避。逃避指孩子在受到挫折后,不敢面对现实,拖延时间,陷入一种幻想之中,在想象中寻求满足。
在不同的挫折情境下的反应形式各不相同。我们大人应该从孩子受挫后的反应中及时去感知孩子的挫折以及原因,而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疏导,让孩子顺利地走出挫折。
三、幼儿挫折教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1、幼儿挫折教育实施的途径
1、利用现实生活中自然产生的挫折进行教育。进行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能独立面对挫折,较好地解决问题。自然情境因为有自然性和真实性,能使孩子充分地体验挫折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对于挫折的思考和把握会比较成熟,因而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容易接受、容易掌握。美国的孩子从小就单独居住在自己的房间,自己活动、锻炼生存能力,学习走路时,很少由父母牵着手走,走不好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成人一般不去拉、扶和安慰。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便要分担家务,父母便要求他们独立地解决问题,他们便进一步地独立和成熟起来。
2、主动创设一些挫折情境进行教育。主动创设挫折情境进行教育具有预防性和针对性,在这方面,日本进行了大量尝试。平时,日本学校常有目的地组织障碍性活动,如经常让学生赤脚在布满碎石瓦块的地上走,冬天让学生穿着单衣在雪地里锻炼等。日本有关方面还建立森林之家、自然教室,实行“山村留学制度”等,定期让孩子们到艰苦的地方生活,培养独立生存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2、幼儿挫折教育实施的方法
1、直面现实——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挫折。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可以说,挫折伴随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家长应利用生活中的一些自然情境,让孩子勇敢地面对生活中、学习中的困难,积极地克服困难,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挫折教育。
第2篇:关于育儿教育范文
论文摘要:幼儿教育包括了幼儿因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两者在幼儿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论文对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家园合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使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能很好的进行相互合作、交流,以便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使教育真正服务于幼儿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育的意义与作用也日益突显。在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育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的幼儿园教育也随之备受关注。幼儿园教育是人类教育的奠基阶段,对人的发展起着极为关键的影响作用。同时,与之并列的幼儿家庭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见,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双臂”,缺一不可。并且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两者都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影响作用,只有让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互取长补短,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两者的教育优势。
一、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
(一)幼儿园教育
幼儿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包括了幼儿园教育、幼儿家庭教育与幼儿社区教育。前者属于正规机构内教育,后两者属于非正规机构内教育。作为正规学校教育的幼儿园教育是整个幼儿教育的核心,属于学校教育体系。并且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标与任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下,结合社会的需求,由幼儿园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活动。除此之外,幼儿园教育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还要对幼儿进行保育工作,是注重保教相结合的教育机构。
这种正规的幼儿园教育具有开放性、整体性、系统性、计划性等特点,这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期是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国家教育部在1996年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总则中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可见,幼儿园教育使幼儿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发展。体现出了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教育方针,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幼儿园教育使幼儿能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生活,为幼儿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幼儿园的教育是一个以幼儿心理特点为依据的教学过程,不但要求做到循序渐进,更注重幼儿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连贯、有序,以及注重幼小衔接等等,这些都是幼儿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二)幼儿家庭教育
幼儿一出生就与家庭相接触,父母对幼儿的教育于不知不觉中渗透在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家庭家庭教育是贯穿在幼儿一生成长过程中的。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生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可见家庭教育包括了两方面的层次,一是在家庭教育中既有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有子女对父母的教育;二是只有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然而在幼儿阶段我们所说的家庭教育主要是第二层次的家庭教育,也就是狭义的幼儿家庭教育,主要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或其他年长的家庭成员)对年幼的孩子(三周岁至六七周岁)进行教育和施加影响。所以幼儿家庭教育更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和连续性等优点。
父母对幼儿的教育并不受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父母可灵活对其进行教育,并且教育的内容也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样幼儿掌握的知识更为牢固。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对幼儿有较深入和细致的了解,这使得父母能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是幼儿园的集体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实施教育,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有不同的教育要求,幼儿随着在幼儿园中班级的升高,必须遵守的规则越来越多,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等,这些都需要幼儿去一一适应和调整,这样才能适应并在新的环境中愉快生活。而幼儿家庭教育则不然,幼儿的家庭生活条件在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太大变化,教育者始终是父母,教育过程不会中断,有着特殊的连续性。在这个熟悉的环境中,幼儿与父母有较为稳定的亲子关系,幼儿并不需要度过适应期,在熟悉而稳定的环境中幼儿易于巩固已有的良好品德行为,形成良好习惯。可见幼儿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的关系
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正规的幼儿园教育,还是非正规的幼儿家庭教育都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他们是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幼儿园教育要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影响,就必须重视探讨幼儿同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同样,幼儿家庭教育要想能从根本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也需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
(一)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家庭教育起到指导作用
幼儿家庭教育具有极强的封闭性、随意性和片面性,这些不利因素将会制约幼儿的健康发展。而幼儿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其教育性质决定了自身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许多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时。会感到在面对孩子不听话的举措中常常束手无策。这就是因为他们对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并不了解,没有从理论的角度科学的把握教育的原则、方法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是重要的,并且也伴随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但同时必须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这样才能使其尽力保证做到科学、合理。
(二)幼儿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幼儿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教育目的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确立的。并且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幼儿家庭教育的目的,具有随意、灵活和针对性的特点,但父母在制定幼儿发展目标时,仍不能脱离幼儿园教育的发展目标的要求,否则幼儿将会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这对幼儿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会使幼儿无法在社会中生存。幼儿家庭的教育目标,是与幼儿园、社会紧密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活泼地成长。
(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具有反作用力
幼儿园教育要想能获取到高质量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得到幼儿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幼儿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紧密相连的,这就决定了两者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和相关性,幼儿家庭教育如果能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就可以使幼儿园教育得以顺利开展,使幼儿所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保持了其完整、连贯性,并可取得较为显著的教育成效;如果家庭教育不能很好的配合幼儿园教育,这在一定
程度上会阻碍幼儿园教育的开展,使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大大下降,这将会影响到幼儿的发展与进步。因为幼儿家庭教育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所以家庭教育还是检验幼儿园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之一。幼儿园的教育理论、教育原则与方法等,都可以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得以检验和改进。
三、家园合作共育的策略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与家庭相互合作、交流,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教育形式。可见。家园合作是一种双边互动活动,幼儿园与家庭对幼儿教育都应该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一)幼儿园多开展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是促使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活动最为有效的活动形式。亲子活动有助于增强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沟通,并进一步加对深彼此间的相互理解。是幼儿园与家长进行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参与亲子活动,家长可以了解到幼儿的发展情况,并对幼儿园的教育情况有所了解,这样可以让幼儿在家中所授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保持一致,有助于保证幼儿知识的系统、连贯。
亲子活动可以加强家长与幼儿的情感交流,使家长从各方面对幼儿有所理解,要参与亲子活动就必须对幼儿园的教学情况有所了解,这为幼儿园与家长相互配合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在开展亲子活动时,幼儿园可与家长交换意见确定双方都认为有意义的活动内容,这激发了家长的主动积极性,家长从被动参与的位置转换到主动参与的位置,能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幼儿存在的问题,并扩宽幼儿园教育的视野,给幼儿园教育带来更多、更广的信息。同时,幼儿园也给家长带来更多关于正确教育幼儿的知识理论,使家长能做到用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教育,以确保提高幼儿家庭教育的质量。
(二)幼儿园和家长应经常进行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家园合作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与家长的参与态度。家长的理解、支持、主动参与和相互信任,是保证家园共育能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幼儿教育是一个大概念包含许多方面的教育,所以对幼儿的教育也是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之中。除了幼儿园肩负教育幼儿的职责外,家庭同样也应承担起教育幼儿的职责,并且两者在对幼儿教育时应尽量做到相互沟通、理解和支持,这样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能有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更加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家长与幼儿园进行沟通时,应该站在主动的位置上,不能只是单方面的被动接受教师的意见,对一些认为不合理的方面,家长可提出自己的想法,幼儿园也应该适当采取家长的合理建议,只有处于这样一个平等的关系中,家长与幼儿园才可能建立起相互信任感,从而让家园合作在幼儿教育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第3篇:关于育儿教育范文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觉得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以提高对幼儿的道德教育。
一、尊重幼儿,重视的主体观念
幼儿是接受教育的主体。文明礼貌、道德规范这些行为准则,只有让幼儿去自觉追求,才会积极地付诸于实现。教师须留心观察每个幼儿,并找出他们喜赞扬、乐成功的共性,同时又注意到幼儿的不同个性,在教学活动和生活活动中,尊重幼儿的个性需要,发挥幼儿的潜能,调动他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以及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把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等优良品质转化成他们自觉主动的需要。例如:教师可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把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纳入各教学领域中进行,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兴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将德育观念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中
幼儿美好的心灵、优良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事一物一节课、一个活动就能见效的,它既要靠有计划、有目的、有系列的"显性教育",如:德育课、德育活动和德育练习等,又要靠多渠道、多方位,有机渗透的’隐形教育"。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把德育自然灵活地渗透到一日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针对幼儿接触过的各种事情,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幼儿在具体的行为中,逐渐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幼儿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真正地为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当生活中的弱小者如小弟弟、小妹妹及需要帮助的同伴交往时,幼儿会自然流露出“爱心”,并付之于行动——去帮助他人、为他人服务,当幼儿学会了正确的关心行动以后,及时地进行顺势强化巩固。如点名、或发小礼物、奖品等对有点滴良好行为的幼儿及时表扬,使幼儿逐步形成主动关心别人的良好品质。
在晨间活动中,细心观察,找到"突发事件"对幼儿进行是与非的辨认,并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在各科教学中,巧妙的将教材中的闪光点,如: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等,通过讨论等方式,让幼儿参与;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和一日生活的细节中,注意用仪表、言行、体态去引导幼儿发现、分辨身边世界中的真善美;诅咒、厌恶身边的假恶丑,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中受到熏陶教育。
又比如,有的孩子帮助别人穿衣服、系扣子,游戏时玩具或头饰主动让给别人,孩子偶尔说出有礼貌的话语时,教师和父母要善于抓住这些事例进行随机表扬鼓励好的典型,对于那些抢别人东西、打架、骂人的孩子随时进行用建议的方式引导、教育,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引导幼儿养成辨别是非的好习惯,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净化孩子的心灵.通过典型的日常小事,孩子亲眼目睹、亲耳所听,容易理解和掌握。
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它的重要性和效果都是显而易见的。
三、开辟愉悦的德育天地,实施道德教育
德育观念并不意味着严肃多于微笑,刻板多于活泼。面对天真烂漫的幼儿,教师可以开辟愉悦的德育天地,抓住孩子求乐心理的需要,组织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德育活动,调动幼儿知、情、意、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为了让幼儿体验叔叔阿姨劳动真辛苦,培养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活动--《食堂阿姨真辛苦》和《能干的理发师》。在轻松活泼的活动中,让幼儿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在班级环境中设置"花儿朵朵",让幼儿在节日花、生日花、风采花中将开心的照片,祝福的话语送到班上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布置,共同体验其中的乐趣。从而培养了幼儿热爱集体的道德情感,同时也培养了幼儿为别人的成功喜悦,快乐的健康心理。在社会活动中鼓励幼儿与自然界中的弱小生灵交往,心灵上引起共鸣,产生要呵护他们的想法。在照顾小花小草、喂养小动物的过程中,使幼儿体验到付出爱的快乐情绪。孩子们在不断的快乐中,体验自立、自信、创造和成功的欢乐,并将这种愉悦转变成自我努力,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促进了优良品质的形成。
四、做好家庭、幼儿园、社区之间的相互联系,体现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4篇:关于育儿教育范文
关键词:家庭;教育;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062-01
被调查对象为本园3―4周岁新生幼儿家长,这些家长来自本区19个乡镇,每个家庭完成一份调查问卷。问卷设计前,我们通过与多名带孩子来园面试的家长交谈与访问,从他们那里获得了一些有关家庭教育内容、方法以及家庭教育难点的内容的选项,如给孩子讲故事、教孩子学拼音,孩子不肯吃饭等等。最终问卷由6个封闭式问题和一个开放型问题所组成,每个封闭式问题有5―18个不等的答案供家长选择。
本次共发放家长问卷251份,回收234份,回收率93.2%,从中随机抽取200份问卷进行统计,得出每个选项所占的百分比,以及排序情况。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家庭中绝大多数孩子的保教重任落在了母亲的身上,这说明大多数母亲在履行着自己的义务。由于父亲和母亲在性格特征、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对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的成长将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除了父辈和祖辈共同承担保教责任外,有近20%的家庭由祖辈独自承担保教重任,他们在教养态度、教养方式、知识水平等方面和父辈们是存在着差距的,他们更多的应该是保育,因此,我们呼吁更多的父母特别是父亲参与到教育孩子中来!
(二)幼儿家庭教育的内容。家长对幼儿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教育?每个方面的内容又有什么不同?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家庭教育主要内容的排序是:文化知识的学习习惯培养能力培养品德培养艺术教育动作发展,文化知识又以传统的语数知识为主,如“学习古诗和儿歌”、“数数”等;习惯培养以生活习惯为主要培养内容;能力培养以观察力位居榜首,其次是记忆力的培养;品德培养已受到了45%的家长的重视;艺术教育又以歌舞为主。
(三)家庭中经常采用的教育方法。绝大多数家长采用了正面教育教育的方法,这对孩子的成长将起到良好的作用。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同时或单独采取体罚、谩骂或吓唬、哄骗手段的仍占有不小的比例,它们分别是14%、10%和11%,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四)家长发现错怪孩子时的做法。83% 的家长是明智的、民主的,把孩子当“人”看待,尊重孩子,自己有了错误能放下架子向孩子赔礼道歉,可见大多数农村家长已从专制型转变为民主型,这是可喜的进步。
(五)孩子主要存在的问题。在日常和家长的接触中,经常会听到“孩子不肯吃饭”、“孩子不听话”、“天天就喜欢看电视”等种种抱怨,那么家长眼中这样的孩子究竟有多少呢?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孩子不肯吃饭、任性占总人数的一般以上,分别位居第一、第二,第三是不肯独自睡觉,占35%,接下来依次是看电视时间长不整理自己的物品不好好学习做事马虎。
(六)家长对家园沟通方式的选择。家长们希望幼儿园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他们进行沟通、交流,指导和帮助他们进行家庭教育呢?家长们的选择依次是:召开家长会、和孩子教师一起活动组织家长经验交流聆听家庭教育讲座通过电话交谈个别咨询从家长园地上获取信息来园听课看家园报纸。可以看出,家长们对与孩子班级老师直接交流比较感兴趣,他们希望通过家长会和参加孩子的活动来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其次又希望通过组织家长经验交流、聆听家庭教育讲座,来获得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经验。
二、对有关家庭教育问题的思考
(一)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延伸。脑科学研究成果表明:0―3岁婴幼儿阶段是大脑发展的关键期。因而,各方面必须关注从0岁开始的婴幼儿成长和教育。幼教机构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也应该延伸到0―3岁婴幼儿家庭。对婴幼儿家庭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各个阶段发展的关键期到各年龄段的训练内容、方法等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以避免婴幼儿错过关键期的发展,接受不适合年龄特点的知识教育。
(二)增加教师与家长直接交流的机会。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很乐意和孩子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如参加家长会、来园和教师孩子一起活动等,渴望了解孩子的在园表现,老师应该增加这样的机会,让家长走进班级,参加各种形式、各个时间段的不同的活动,如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劳动、一起外出参观,和老师一起组织教学、观看孩子一日生活录像等等,以便让他们全方位地了解自己的孩子。
(三)多举行经验交流会、案例分析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少家长都有自己的困惑,但也有更多的家长都有自己的教子经验,那么幼儿园、教师,可以以园或班甚至组为单位开展经验交流会,大家共享好的教子经验,相互取长补短;召开案例分析会,让家长说说自己教子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可以再现各种典型的案例,如孩子赖在电视机前不走、不给买玩具就哭闹、把自己的物品扔得乱七八糟等等,进行教育难点剖析,各人献计献策,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实现家园互动、家家互动,满足不同家庭的教育需求。
第5篇:关于育儿教育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健康教育;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41
近年来,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深入贯彻落实,越来越多的幼儿园认识到,要真正为广大幼儿园的身心健康着想,关注健康教育,研究健康教育,实施健康教育。作为一名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研究者,笔者欣喜地看到园长们对于切实提高儿童身心健康水平的高度重视,也深切地感受到一线教师对于有效实施健康教育的迫切愿望。为此,笔者拟就若干幼儿园健康教育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根据幼儿园的基础水平规划健康教育的全部内容
不同的幼儿园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对于某个具体的幼儿园而言,首先要分析自身的基础教研水平,以点带面,逐步形成系统的健康教育内容。
1. 以往较少开展健康教育研究的幼儿园应脚踏实地、从零开始
以往较少开展健康教育研究的幼儿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1)通过对本园儿童健康现状的调查,把握本园不同年龄班儿童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调查的内容应丰富而具体,应涵盖儿童健康的方方面面。既要了解儿童身体发育如动作发育情况,也要了解儿童心理发展如情绪发展情况;既要了解儿童饮食行为表现,也要了解儿童安全事故发生情况;既要了解儿童有关健康的认知,也要了解儿童的健康行为;既要了解儿童的知行,也要了解家长的知行。
(2)根据本园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专门的健康教学、幼儿园和家庭一以贯之相互配合的健康教育问题。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故设法抓住每一生活环节的特点和要点是健康教育研究的重点。
(3)反思目前的健康教育效果,找出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思考改进的措施。无论是教育过程的实施还是教育效果的衡量抑或是改进对策的选择,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反思“儿童是什么”和“儿童是怎样的”这类本质问题,只有以此为前提,我们才有可能形成科学的教育行为。
(4)选择一套权威的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材,先领会、尝试实践,再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后基于实践、逐步改进,还可以不断将自己成功的实践经验补充到权威的教材中。
2. 已有多年健康教育研究基础的幼儿园应深入反思、不断突破
有的幼儿园已研究和实施健康教育多年,在进行新一轮健康教育研究时可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1)本园健康教育的理念或特色是什么?思考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理清以往健康教育的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本园健康教育理念或特色是否真正形成”这一问题有一个正确认识。理念或特色应在健康教育的实施中得到充分体现,而不是只呈现在文本中,即健康教育理念与健康教育行为是统一的。
(2)是否进行过分时分段的教育规划?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涉及面广,长期注重健康教育的幼儿园,应对不同时期、不同学期的教育内容各有侧重,应分门别类深入研究,摸索规律,积累经验。比如,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身体生长教育、安全生活教育、日常健康行为教育及饮食营养教育等内容中选择研讨重点,也可以在日常健康教育、专门的健康教学及家园健康教育互动等形式中选择研讨重点,还可以在不同年龄班中选择研讨重点。
(3)本园健康教育的优势和不足各是什么?长期进行健康教育的幼儿园很可能已经在许多方面形成了优势,比如,善于有效培养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善于开展适合儿童深刻体验的有情境辅助的健康教学,善于家园配合形成健康教育合力等等,对此应及时总结、不断提升。但是具有优势的同时往往也存在不足,比如,健康教育理念不是十分清晰,健康教育实施效果不够稳定,健康教学中的说教较多等等,对于这些问题,要集思广益,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
(4)健康教育研究队伍是否相对固定且有梯队?处于同一学习共同体中的教学骨干与新手是否有不同的研究重点?虽然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已认识到教师参与研究对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对如何激励教师在研究活动中逐步做到“一专多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如何避免研究队伍无规划、同一课题研究队伍经常变化、教学骨干与教学新手没有合理分工等问题,都需要深入思考。
(5)最近的健康教学观摩活动是否属于具有创意的新课题?思考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从教学角度反思幼儿园健康教育是否充满生机,有助于具有健康教育特色的幼儿园在与同行交流分享时,展示具有创新价值的教育活动,而不是一再重复已有的教育活动。
(6)能否部分建构体现本园特色的健康教育教材?可从某个健康教育活动或某些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开始,依据健康教育的成果,从思想到实践,逐步建构体现本园健康教育理念、反映本园健康教育成果的健康教育教材。精心编写教材和持续修改教材的过程也是从实践到理念再从理念到实践的不断循环提升的过程。
二、把握和遵循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基本规律是开展健康教育的根本
无论是研究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还是研究幼儿园有计划的、系统的健康教学,其根本目的都是要切实把握和遵循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基本规律,而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基本规律往往体现在健康教育的内在关系上。
1. 幼儿园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关系
(1)教师教的思路与儿童学的进程的关系:教师教育设计的思路是否顺应了儿童学习的心理逻辑?教师是否因为急于完成设计好的各个环节,而疏忽了儿童,变得不那么耐心等待儿童作出反应了?
(2)教育重点与教育难点的关系:是否为了丰富教育内容而忽视了教育难点的深入解决?抑或只注重了教育内容的“面”而忽视了教育内容的“点”?
(3)教育形式多样化与教育结果有效性的关系:是否为激发儿童的兴趣而过多运用了各种教育形式或手段(比如在短短半小时内,视频、绘本、情境表演及实践操作等一一呈现)?对教育的有效性问题是否欠考虑?
(4)形象生动性与教育科学性的关系:实施健康教育,常常需要借助生动的形象以增强教育效果,但要考虑形象的生动性是否是以违背教育的科学性为代价的?
(5)有趣快乐与探究表现的关系:儿童在快乐中是否充满好奇?儿童在好奇中能否充分探究?儿童的恍然大悟是否来自亲身体验?儿童在探究表现中是满足了自身需求还是迎合了教师的某些预设要求?
(6)挖掘经验与呈现经验的关系:如何把儿童的经验挖掘出来并帮助其深刻地体验和提升,而不是将成人的经验直接呈现给儿童?
2.幼儿园健康教育过程中由教育内容和形式的独特性带来的特殊关系
(1)在饮食营养教育中,可考虑以下关系:①教学与生活的一致性关系,如午餐食物与教学内容的有机呼应。②儿童饮食营养的现状与科学搭配的矛盾关系,如要对儿童饮食现状作出是非判断,将儿童的日常喜好引向理性追求。③进餐音乐与噪音干扰的对立关系,即进餐是“主”、音乐是“辅”,不能喧宾夺主。
(2)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可考虑以下关系:①出乎意料与儿童消极情绪的多元关系,如“意外”并不一定就等于“不开心”,解决情绪问题的方式方法应缘于儿童生活而不是成人经验,诸如不开心时“大吃一顿”“上街购物”等就不像是儿童所为。②游戏情境与情绪体验的不确定关系,即游戏中不同的儿童可能体验到快乐、伤心、生气等不同情绪,而不一定是某种预设的情绪反应。
(3)在亲子活动中,可考虑以下关系:①亲子距离与榜样示范的回归关系,家长不仅能直面自身的非健康行为,与孩子拉近心理距离,而且能就纠正非健康行为找到可行对策。②孩子调皮撒娇与家长急于求成的冲突关系,家长需耐心艺术地引导孩子而不是只顾“面子”,急于求成。
(4)在体育活动中,可考虑以下关系:①身体运动与身体保健的相辅相成关系,运动是为了保健,故不能因为运动而影响甚至妨碍身体健康。②快乐放松与兴奋过度的度量关系,不能因为儿童很快乐就忽视活动节奏或无视动静结合。③满足儿童兴趣需要与物尽其用的科学关系,即是否对有的材料“过热”而对有的材料“过冷”。④各年龄班儿童特点与动作发展的层级关系,如开放的户外活动是否满足了不同年龄儿童的运动需求。⑤运动中的创新和挑战与秩序和安全的对立统一关系。⑥儿童充分自主与教师适当引导的辩证关系。⑦儿童身体的局部锻炼与全面锻炼的协调关系。
第6篇:关于育儿教育范文
关键词 留守儿童;教育;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了适应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必须提高全民族知识文化水平。因此,国务院颁布了在全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有关法规,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广大学龄儿童得到接受良好的教育机会,这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大举措。诚然,在全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出现了一个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本文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成因及其解决措施作粗略的探讨。
一、留守儿童的凸现及其基本现状
目前,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有近1.5亿的农民在外务工,打工者数量还在以每年超过500万的速度增长,他们的子女处在义务教育年龄段的约为2000万,其中超过1000多万留在家乡,成为“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农村老家,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他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一般指6-16岁)儿童。
(一)留守儿童凸现的原因
留守儿童是伴随当今中国劳动力市场形成和发展而派生出来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就是留守儿童的父母及亲人为了改善了家庭经济条件外出务工,把自己的小孩留在农村,随家人或亲友一起生活,从而使他们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应有的家庭教育,在广大农村形成一个“特殊未成年人群体”,这个群体就是人们常说的“留守儿童兵团”。
(二)留守儿童的基本现状
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虽然改善了家庭经济条件,也为他们接受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但是,由于父母长时间在外务工,不与儿女一起生活,家长的“启蒙老师”角色没有发挥作用,因而,无疑对儿女的教育和成长带来一定的影响。然而,有的聪明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也变的更加坚强、懂事,自理能力强。父母的外地工作和生活或多或少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着他们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大学继续学习深造。诚然,除了经济上的有所改善,而留守生活带给他们更多的恐怕就是教育上的缺陷。以湖北省枣阳市的三镇十四村为例,抽样调查了17所中小学,根据班主任所提供资料以及最近几次大型考试成绩表,“留守儿童”辍学率约为5%,在学“留守儿童”40%成绩较差,30%成绩中等偏下,仅有10%成绩比较优秀(班级前20%)。据老师反映,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在完成家庭作业方面有明显差别。父母在家的孩子,作业完成得比较及时、认真;父母不在家的,作业经常拖欠,甚至还会出现抄袭、不写的情况。
与此同时,由于他们短期或长期失去直接监护人的监护,在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成长,留守儿童生活在事实上的“单亲家庭”或“隔代家庭”之中。也由于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心理不能健康发展,存在着厌世自闭、逆反心理、空虚、自卑、胆怯和没有精神寄托等等。家庭生活感情和教育的缺陷,使他们当中有的经常逃学、打架;有的行窃偷盗,甚至违纪犯法,给和谐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因其家长外出务工而把孩子留在老家与家人生活,导致父母关爱缺位、家庭教育歉缺、学校教育与管理困难,使留守儿童得不到家庭和学校应有的教育程度以致影响其正常成长的过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出现和存在,既有客观上的原因,又有主观上的原因。笔者就此问题作以下分析。
(一)家庭教育的缺欠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就是就是家长和家人对其小孩的教育过程。是与其家庭的人员变动有直接关联。留守儿童的家庭通常是父母一方或双方都外出务工,将孩子交由单方照管或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嫡系亲属代为照管,这样势必会造成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农村贫困家庭不能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家里还要承担大量的家务和农活;代管人要么年事已高,除照顾孩子的基本生活外,无力教育孩子;要么是文化素质低下,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从而造成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是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导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的失调和弱化。完整的家庭教育功能的发挥应该是包括父母双方对孩子的言传身教的启发、教育和影响,父母双方的教育“合力”是保障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而留守儿童家庭结构的变化必然会部分地消解这种教育“合力”,从而削弱家庭教育的整体功能。
(二)学校教育和管理不到位
学校是教育人和培养人的特殊场所。学校理应承担起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的责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学校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显然没有到位,具体表现为:一是绝大部分学校的教育理念依然是把追求升学率摆在第一位,忽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仅成为一种口号或“摆设”。二是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针对性不强。学校教育主要着眼于受教育者的共性,而往往忽略受教育者的个性需求。留守儿童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的影响,常常在学习、生活、心理发展及道德行为等诸多方面出现问题,而在整个受教育者中留守儿童毕竟还是少数,有留守儿童就读的学校往往无视这一特殊受教育对象的存在,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生活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缺乏有针对性的关注和关爱,导致这些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无法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有针对性的补偿。三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严重脱节。表现在留守儿童的家长与学校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尤其是与班主任老师之间联系和沟通的严重匮乏,没有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效应,而缺少家庭教育支撑的学校教育,至今没有能够采取很好的措施来弥补这种“家校教育”脱节所带来的“消耗”,学校教育的功能在这种“消耗”中大打折扣,致使留守儿童得不到应有的教育。
(三)社会教育的缺乏
目前,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在社会教育方面突出问题,是社会为少年儿童的成长提供有效帮助的组织机构太少,社区教育服务体系几乎空白。社会组织是世界发达国家普遍具有的帮助机构,其中帮助儿童是重要的内容。我国目前这样的机构系统尚待建立和完善,类似非政府组织的作用还不十分明显,专门扶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组织更是空白。另外,受农村社会的经济、文化整体发展水平的限制,农村地区的社区教育服务体系尚未建立。留守儿童社会教育的严重缺乏削弱了社会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应该发挥的作用,也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三位一体”的理想 教育功能化为乌有。
此外,政府部门对留守儿童关注度不够也不利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笔者调查的三个镇政府的社会教育情况,竟然没有一个有外出务工家庭的任何专门资料,也没有一个对有多少农民工离家有多少留守儿童做过详细统计,更没有明确提出和解决问题的相关政策措施。关注只是停留在媒体等表面形式上,所谓照顾也就是每年象征性选择小部分留守儿童家庭送一些礼物,根本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
三、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面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严重性,一些学者警示:他们可能会成为被“毁掉的一代”,成为国家和社会生活新的不稳定因素。因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协调合作,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教育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改善户籍制度环境,解决留守儿童进城读书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这样可以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可以随父母进城读书,无疑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取消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取消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人学限制,加快我国现行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城乡公平、地区平等的国民义务教育制度。
在现阶段,可以借鉴上海的改革方式,改“户籍制”为“居住地制度”。实施流动儿童的教育“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的政策。只要是已经在同一个城市居住达到一定年限就给予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子女同样的入学受教育机会。
(二)强化政府及教育部门管理职能。支持学校做好流动儿童教育
各地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接收流动儿童学校的督导,对他们的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对一些有条件接受流动儿童入学的学校加以指导,营造城乡儿童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但是,如有对流动儿童的入学通过多收费和乱收费的方式设置障碍的学校进行严厉的查处和处罚,从根本上杜绝城市学校对流动儿童歧视性待遇和不合理收费,确保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实施。
政府还应加大对民工子弟学校的扶持力度,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和要求,按照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来确定中央对各级地方政府义务教育经费的支出,各地政府应将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对在城市内设立的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办学条件予以补贴,提供基本的教学场地,适当拨款扩建校舍,派送高素质的教师,以解决城市学校目前还存在不能容纳流动儿童入学的实际问题。
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应该积极扶持和督导有办学条件的私立学校参与留守儿童教育活动,扩大教育面,以方便留守儿童就地入学读书,促进各地教育事业的平衡发展。
(三)改善农村教育环境,提高农村教学质量
为了让留守儿童在接受良好的教育中成长,国家和地方政府应更多关注农村教育,落实支农政策,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的投入和建设力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和教育环境。各农村学校也要密切配合,积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要制定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增强办学和教学的针对性,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思想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给与更多的关注,用强化的学校教育弥补他们弱化的家庭教育。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农村学生档案和留守儿童档案。把学生父母是否在外打工,在什么地方打工以及与其父母的联系方式等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增加到学生的档案里。学校还要加强对留守孩子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尽量完善寄宿制,把留守儿童中志愿留宿的都集中在学校住宿,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这么做既避免家中老人的溺爱又可进行更科学的思想和生活上的引导。配备专门的类似心理辅导的老师,解决他们平时生理心理上的一些问题,让他们也能跟其它儿童一样感受到关爱和重视,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另一方面,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联系和沟通。通过这一渠道汇报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督促家长更多关注孩子成长。同时,学校还可以教育和发动全校学生,积极团结和帮助留守同学,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选择家庭教育方式,维系亲情交流互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直接也最容易出效果的教育方式仍然是家庭教育。这是因为有家人的激励,亲情的维系,情感的互动。因此,外出打工的父母要选择好监护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问题,要尽可能经常回家看望子女,关注子女的学习、生活、思想和生理状况,让子女感受到亲情的温暖。父母在外也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以形成一个最为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习环境,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这就为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还要与孩子的班主任、监护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与办法,使孩子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然而,值得一提的就是要转变父母用金钱弥补愧疚的心态,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除了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之外,切忌过度的物质满足。以免不仅没能弥补孩子缺失的亲情,反而为子女的越轨行为制造了温床,提供了条件,使他们无法抵制外界的诱惑而走上歧途。
(五)建立和完善对留守儿童教育成长的监护体系
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对留守儿童教育成长的监护体系,是加强对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具体做法可由村委会牵头,联合妇联、青年团、学校和派出所,充分利用党政机关富余人员、中小学退休教师以及青年志愿者,共同构建农村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监护体系。观察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成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早处理并告知他们的法定监护人,督促监护人对孩子进行教育和指导,定期督促外出务工家长经常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思想情况。定期免费举办各种形式的老年培训班,把老人集中起来学习一些简单的知识,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承担和履行教育孙辈们的职责与义务,从而形成一个齐抓共管的教育监护体系,并使之成为人性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管理。
第7篇:关于育儿教育范文
Discussion on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of Children
ZHOU Qiaoyan
(Pujiang Xinhua Kindergarten, Jinhua, Zhejiang 322200)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driven by the updat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is forces people to face powerful function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ut also changes the thinking and behavior of the people. Preschool education is the beginning of personal education, has a great impact on individual career.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of children. In this paper, from the basic mean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edu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alysis of the play in th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tegration scheme and discusses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of children.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eschool education; integration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并逐渐应用到社会与生活的各个领域。而幼儿教育作为个人教育的起点,自然被信息技术所波及。信息化时代的幼儿教育对于个人的成长与成才有着更为深刻的影响,二者的融合能够丰富幼儿教育内容与方式,能够发挥家庭在幼儿教育中的功能,能够保证幼儿的心智发展与健全的人格。本文以此为背景来研究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问题。
1 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
1.1 信息技术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是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对幼儿教育来说,信息技术同样能够提高其教育质量与效率。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信息技术仅仅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有效手段。换句话说,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幼儿教育。
1.2 幼儿教育
幼儿时期是个人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人格健全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能够对整个人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作为个人教育的基础阶段,幼儿教育是个人所接受的早期教育,是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基础阶段。
1.3 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
对于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来说,二者的融合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幼儿教育为目的,将信息技术高效地糅合到幼儿教育的整体当中,通过二者的优势互补来为幼儿提供健康成长、快乐生活的良好环境。
2 信息技术对幼儿教育的作用
2.1 信息技术能够丰富幼儿教育内容与方式
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信息技术具有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多媒体化与形象化等特点,这就决定了信息技术本身对于幼儿教育的推动作用。幼儿教育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丰富幼儿教育的内容与方式,运用更为有效的教育手段,高标准实现幼儿教育,为幼儿教育带来更加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增强世界各地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增强教育内容的形象化,便于幼儿的理解与记忆。
幼儿园是进行幼儿教育的重要场所。幼儿园的管理与教育工作都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首先,计算机网络是幼儿园进行现代化日常管理工作的硬件环境,能够提高幼儿园日常管理工作的效率,保障幼儿园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计算机可以用于制作授课所用的教学课件,比如用Powerpoint、Flash等动态展现龟兔赛跑的过程,这不仅能够吸引幼儿的眼球,还有可能提高幼儿的求知欲望。另外,信息网络还能够为幼儿提供更为丰富的网络资源,从而深刻地影响幼儿教育的效率。
2.2 信息技术能够发挥家庭在幼儿教育中的功能
任何事物都不能完全脱离其生存和生活的土壤而发展与壮大,这同样适用于处于懵懂期的幼儿。在这一时期,幼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用强烈的好奇心面对身边的一切,因而很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干扰。家庭,作为是幼儿从出生就接触的生活和成长环境,对幼儿的未来发展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不仅丰富了幼儿的学校教育内容,完善了学校教育方式,同时也为幼儿家庭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可靠保障。一方面,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得幼儿在家中也能够进行科学生动的学习。电视剧中的幼儿教育节目可以通过动画片或者是幼儿娱乐节目,寓理于乐,让幼儿在无形当中接受教育。另一方面,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协助家长为幼儿的学习与成长营造更好的氛围,提供更便捷的方式。家长可以根据幼儿的自身特点与兴趣爱好,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挑选出最为恰当的方式与内容,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2.3 信息技术能够保证幼儿的心智发展与健全的人格
先进的信息技术是幼儿教育高效实施的技术保障,而将信息技术融入幼儿教育的做法是幼儿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多媒体化、智能化、时空跨越性、形象化等自身特点使得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融合成为可能,而幼儿教育的迫切性与时代的发展要求使得信息技术融入幼儿教育成为必然。通过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性,这一技术所表现的图文并茂与声色俱全能够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促进幼儿信息意识的逐步形成,增强幼儿的求知欲;通过信息技术的智能化,能够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授课内容与方式,增强幼儿的理解,促进幼儿的心智发展;通过信息技术的时空穿越性,能够让幼儿在无时间与空间局限的前提下接触到他们所需要的一切事物,开拓幼儿的视野,强化幼儿的感受;通过信息技术的形象化,能够让幼儿充分意识到为人处世的内涵,健全幼儿的人格。
3 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方案
3.1 主题教学方案
兴趣是个人学习与探索的动力源泉,兴趣能够让幼儿自觉主动地参与幼儿教学中来,从而显著提高幼儿教育的效果。幼儿一般是指小于三岁的儿童,这一群体的年龄太小,思维简单,判断力与辨识力相对较弱,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幼儿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中的关键地位。幼儿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与形象性特点,动态演绎教学内容,从而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幼儿教师要重视电子白板的使用,通过遮罩、嵌入等功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幼儿教师也可以组织幼儿观摩自己的作品,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增强幼儿的学习动力,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提供师生交流与沟通的平台。总之,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优化幼儿教学过程。
3.2 家园共育方案
家园共育是幼儿教育的关键性工作。通过幼儿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家园共育依赖双方力量,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各种教育活动。家园共育以幼儿教育为方向,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肯定了幼儿家庭和幼儿园的重要作用,要求家园双方加强必要的沟通,共同努力以确保幼儿的健康成长与成才。幼儿园可以建立专业的特色门户网站,据此建立丰富实用的班级主页,并将之作为展现幼儿风采与智慧的平台。幼儿教师可以将幼儿的学校片段放于主页之上,以使家长有机会目睹孩子的成长故事;可以在主页上面设置专门的家园沟通平台,如信箱,在线留言等板块;可以通过班级主页展示班级的主要活动与重要通知,以向家长汇报幼儿园的近期动向,方便家园交流与合作。
3.3 安全管理方案
安全问题一直以来就是幼儿家长与教师作为关注的问题。为了充分保障有学生的人身安全,幼儿园有必要为有提供安全接送系统,真正关心每一个幼儿的在校情况。幼儿园应该将其视频监管系统与派出所网络连接,充分发挥自动报警系统的作用。幼儿卫生保健管理档案也是幼儿监管所必需的,据此了解幼儿的成长情况与健康情况。这有利于及时发现幼儿的隐形疾病,以便及时救治;也有利于向医生或专业人士提供幼儿的具体生理情况,以便制定科学健康、营养均衡的饮食计划。同时,幼儿园有必要保证这些安全管理系统能够正常运作,所以应该对这些系统定期进行检查与维修。另外,幼儿园的管理人员应该确保幼儿的信息安全,防止有意或无意泄漏幼儿学生个人信息的行为。
3.4 新型教研方案
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素质是幼儿教育成败的关键。因此幼儿教师必须了解并学习当下先进的信息技术,拓宽视野,提升综合实力,提高在幼儿教学随机应变的能力。幼儿园可以建立区域性网络教研指导小组,通过教育相关网站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要求。幼儿园可以在全体师生之间组织教研活动,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研究与探讨,并在网上交流实践经验与工作心得,这不仅能够深化幼儿教师对专业课程的领悟,增强他们对授课教材的驾驭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教学意识,促进他们的自我发展。同时,幼儿园及幼儿教师可以自主使用网路上的教育资源,还可以自行收集并整理分析教学资料,并上传至网上,以便实现资料共享。
第8篇:关于育儿教育范文
一、亲子教育需要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亲子教师需要全面的专业素养
1.亲子教育的活动结构及其对教师的要求
根据笔者上述对亲子教育的概念界定,亲子教育活动涉及三方主体:幼儿(在幼儿园普遍的亲子教育实践中,主要针对0~3岁婴儿)、家长(孩子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教师。教师是双重指导者和示范者,一方面直接设计、组织、指导幼儿的活动,另一方面在活动过程中对家长进行教养理论和方法方面的指导;家长同时扮演学习者和指导者双重角色,作为学习者,在教师设计的活动中接受教师的示范指导,学习教养理论和方法,作为指导者,在活动中按照教师的示范和要求指导自己的孩子进行活动;幼儿主要扮演活动参与者的角色,在教师和家长的双重影响下积极活动,获得身心发展。这一复杂的活动要求亲子教师担负多方面的任务,在活动前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家长的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亲子活动方案,在活动中则要不断变换角色,特别要注意对幼儿的指导语和对家长的指导语之间的差异,做到适时变换、准确使用。
除了在亲子教育活动中担当指导者外,亲子教师往往还需要扮演咨询者的角色,即对个别家长提出的关于某个孩子的特殊教养问题进行专业性的分析和解答,并提出积极的建议。这些问题可能涉及幼儿身体健康、饮食搭配、心理发展、体育锻炼等诸多方面。同时,为了提高家长的教养水平,亲子教师还要善于在活动和日常交往中分析家长的不同教养方式和特点,发现其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2.亲子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亲子教师的多重角色和复杂的工作任务要求教师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素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储备。亲子教师需要牢固掌握关于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需要具有卫生保健、饮食营养等方面的知识。由于实践中幼儿园亲子教育中涉及的主要是0~3岁婴儿,因此亲子教师需要特别掌握3岁前婴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熟悉每个阶段应该达到的发展水平,并了解每个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2)能力结构。亲子教师在工作中要不断与幼儿和家长进行沟通,且其所面对的家长文化水平各异、职业种类不同,这要求亲子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换位思考的能力;同时,由于面对的幼儿和家长各具特殊性,要求亲子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在交流和活动中发现家长的教养问题和幼儿的特殊发展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3)技能要求。亲子教师需要具备夸张的情绪表达技能,如此才能吸引幼儿和家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此外由于亲子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设计的亲子活动来实施的,因此活动中涉及的各种艺术技能如唱歌、跳舞、器乐演奏等也是亲子教师需要掌握的。
除此之外,基于一些幼儿园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性格开朗、活泼外向、善于交流的亲子教师更容易赢得幼儿和家长的欢迎,因此具备这些个人特质,也有利于成为优秀的亲子教师。
二、幼儿教师与亲子教师专业素养要求有异,但幼儿教师具有转型优势
1.幼儿教师与亲子教师的专业素养差异
理论分析和实践反馈的信息都表明,幼儿教师与亲子教师在专业素养方面的要求是不尽一致的。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未必就是一个优秀的亲子教师,反之亦然。我们可以通过幼儿教师与亲子教师的不同工作要求和工作特点间接反映其专业素养方面的不同要求。首先,幼儿教师在工作中的主要交流对象是幼儿,亲子教师在工作中的交流对象则同时包含幼儿和家长双方。其次,幼儿教师的工作目的主要是促进幼儿和谐健康发展,亲子教师的主要工作目的则是提升家长的教养水平。再次,幼儿教师面对的主要是3~6岁的幼儿,亲子教师面对的主要是0~3岁的婴儿。最后,幼儿教师的每日工作周期往往比较长,通常是半天或一天,其与幼儿相处的时间比较多,更有利于充分观察和了解幼儿的特点,亲子教师每日工作周期往往比较短,通常是一个亲子活动的时间(半小时左右),其与幼儿相处的时间较短,不利于进行充分的观察和了解。
2.幼儿教师转型为亲子教师所具备的优势
虽然幼儿教师与亲子教师在专业素养要求方面存在差异,但仍有许多共通之处,这使得幼儿教师在转型为亲子教师时具备了更多优势。首先,幼儿教师学过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等理论课程,还学过音乐、美术、舞蹈等专业技能课程,而且通常有教育幼儿的经验,幼儿教师可以把与幼儿打交道的这些经验迁移到婴儿身上。其次,家长工作是幼儿教师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教师与各种类型家长交流的经验也可以迁移到亲子教育过程中与家长的交流方面。再次,幼儿教师在多年工作经历中,往往逐渐变得更加开朗、活泼、善于表达、情感丰富,这些个人特质都有助于成为优秀的亲子教师。
三、幼儿园亲子教育的师资宜以内培为主,走专职化和专业化道路
从以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幼儿园要实施专门化的亲子教育,在现有幼儿教师中选拔培养亲子教师是一条可行且有效的道路。事实上,这条道路可能比外聘教师或录用应届毕业生更为经济、有效,且最能得到家长的认可。四川省直属机关东通顺幼儿园的经验就表明,外聘亲子教育机构教师不太好管理且往往由于教育理念不一致等原因,难以形成本幼儿园的亲子教育特色,而录用应届“亲子教育专业”及“早期教育专业”师范毕业生则感觉到他们明显缺乏实践经验,不容易得到家长的认可,且培养周期较长。在内培亲子教师时,以下方面值得注意:
1.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力争走专职化道路
亲子教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其与幼儿教师存在诸多方面的差异。教师本人要完成专业化的过程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目前的幼儿教师一般工作琐碎而繁忙,如果采取兼职的办法顾及两头,往往难以在亲子教师的专业方面有所突破(至少也需要很长的周期,且使教师非常疲惫)。很多幼儿园的实践经验也表明,让部分幼儿教师兼职从事亲子教师工作,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而安排教师专职担任亲子教师后,教师的工作热情和专业发展表现出重大进步。可以说,专职化是专业化的基础条件。
2.严格选拔,加强培训,突出重点
亲子教师的工作要求与幼儿教师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教师本人有转型的意愿,并同时具备一定的素质基础和人格特质,选拔工作至关重要。可供参考的做法是:首先,教师自愿报名;其次,按照亲子教师专业素养标准进行选拔,主要考虑教师的业务素质、人格特点、理论修养、学习潜力等,最终挑选出一批优秀的教师担任专职亲子教师。
选的教师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突出重点,特别关注亲子教师与幼儿教师不同的素质要求。培训内容主要涉及婴儿心理、生理发展特点,亲子教育、家庭教育与指导等。培训方式可采取自学和专门培训相结合,可聘请医院婴儿病理专家、学前教育专家、婴幼儿心理学专家、家庭教育专家等到园培训,但外出交流培训并获得相关资质认证(如蒙氏教师资格证书、育婴师资格证书等)必不可少,其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工作热情,增加专业认同感和幸福感,而且对于提升教师素质更具有重要意义。
3.重视实践,充分交流,以研究促发展
优秀的亲子教师不仅需要理论知识,更需要将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特殊情景的实践智慧。教师作为研究者,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交流信息、解决问题,则是教师积累实践智慧的有效途径。可供参考的做法是:第一,鼓励教师对婴儿及其家长进行观察,并鼓励教师之间交流,以此来加强对婴儿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不同家长教养方式的认识;第二,简化亲子教师书面计划时间,将亲子教师案头工作重点放在对活动后婴儿个案记录和亲子教师教养行为分析上,探索适宜的婴儿教养方式;第三,积极开展行动研究,鼓励教师作为研究者,研究自己的工作。
四、幼儿园亲子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需要注意梯队化和多元化
如上所述,幼儿园亲子教育有着多种多样的实施途径,本文着重分析的只是在幼儿园中以亲子班或亲子园为载体的专门化亲子教育的师资问题,这乃是由于幼儿园附设亲子园已是一种普遍行为,因为其较好的社会效应,在部分地区已将此作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一种教育发展规划,成都市便是例子。从研究的角度看,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幼儿园服务社区的职能,更好地提升家长的教养素质进而促进幼儿和谐发展,幼儿园在举办亲子园的同时,仍然应该重视其他多种多样的亲子教育形式,诸如幼儿园开放日、幼教专家进社区、亲子活动日、家长学校、妈妈俱乐部,甚至幼儿园网站和宣传栏以及每一位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日常交流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位幼儿园教师,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亲子教师,都肩负着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养知识和方法,以及现代教育观念的任务。因此,鼓励幼儿园教师不断学习,全面掌握0~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最新的教育思潮、掌握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技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基于此,幼儿园可以构建起一个亲子教师梯队,专业的和专职的亲子教师是这个梯队当中的骨干和中坚力量,而广大幼儿教师则是重要的构成部分和补充力量。
另外,幼儿园亲子教师的多元化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上述主要是从教师个体的角度对亲子教师进行分析的,实际上无论是狭义的专门化的亲子教育还是广义的多种形式的亲子教育,幼儿园需要的是一个亲子教师团队。在每一位亲子教师达到基本素质要求的基础上,无论是从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还是从专业特长、研究倾向等方面,鼓励和引导教师团队的多元化,都将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甚至认为,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吸纳一些优秀的幼儿家长作为临时的亲子教师,也将是有益的尝试。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四川 成都,610106)
参考文献:
[1][3]胡育.试论亲子教育的内涵与功能[J].教育科学,2002(3).
[2]熊鸣婷,卢清.亲子教育精神之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5(14).
[4]赵晶.开展亲子教育 创建和谐家庭[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5).
第9篇:关于育儿教育范文
为了规范我市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行为,完善幼儿教育的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促进我市幼儿教育的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市政协副主席陆小兵带领下,市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会同市教育局对全市各级各类幼儿进行全面调查,通过现场考察、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方式重点视察了郭元镇、石庄镇、丁堰镇、吴窑镇、如城镇等6个镇,并赴我省大丰、宜兴两市考察学习。现将视察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幼儿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幼教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得到了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有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全市有各级各类幼儿园230所,其中,公办2所,集体办86所(8所承包),股份制17所,民办46所;省级实验示范幼儿园一所,省级基本现代化园5所,南通市一类幼儿园15所,如皋市一类幼儿园27所,幼儿园教职工1497人,其中公办教师165人。入园幼儿24409人,占全市入园岁儿童95。从所视察的情况看,我市幼儿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现状是:
1、稳妥推进办园体制改革,充分调动了社会举办幼儿教育的积极性。20xx年,市政府制订出台了《关于我市幼儿教育改革的意见》。根据此意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各镇政府因地制宜,因园制宜,规划幼儿教育的发展。一方面,通过股份制,出售、租赁等多种形式,对部分幼儿园进行了改制,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有效地弥补了我市教育资源的不足。如丁堰镇采取政府持大股教师参股形式,对全镇幼儿园进行合理的布局调整,原有中心幼儿园异地重建,高标准定位,投资近500万元,建成一所现代化中心幼儿园。去年已通过“江苏省基本实现现代化幼儿园”的验收。另一方面,坚持“两条腿走路”,通过扎实的创建工作,带动了一批佼佼者脱颖而出,白蒲镇中心园、袁桥镇等相继成为省基本实现现代化及南通市一类园,并积极发挥政府举办的公力幼儿园(附小幼儿园、机关幼儿园)和部分乡镇中心幼儿园等优质教育资源在教育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示范辐射作用,促进全市整体幼教水平提升。通过几年来的不断完善深化,我市幼儿教育逐步形成了政府办园为龙头、社会办园为主体、私人办园为补充的发展格局。
2、积极探索幼儿教育的管理机制,不断规范幼儿园的管理。20xx年推进幼儿园改革以后,随着形势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我市幼儿教育管理也处在不断调整中,初步形成了5种管理模式即教育行政部门管理、镇政府统一管理、镇政府与中心初中协同管理、中心初中托管、无主管部门管理,其中政府与中心初中协同管理是主要形式。实践证明,协同管理模式相对更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和我市的实际,一方面政府充分发挥了在管理社会事业中的调控职能,另一方面使幼儿园基础教育与九年制义务教育有机的联系起来,发挥教育系统在专业方面的优势。如丁堰、东陈、白蒲、吴窑等镇就是典型代表。吴窑镇改制一度出现混乱现象,非法园也应运而生,经常集体到政府上访,面对无序竞争、一盘散沙的状况,镇政府与中心初中一起深入调研,反复讨论、论证,探索新的办学思路、管理模式。从03年下半年起,中心初中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对全镇幼儿园布局进行调整撤并,由原来36所变为现在的8所,先后投入近45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教学秩序井井有序。今年,吴窑中心园将申报“江苏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幼儿园”验收。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学历水平、专业能力不断提高。我市幼教事业能够取得较快的发展,我们认为教师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教育系统从正规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引进教师(公办)共245人,这其中大部分仍奋战在幼儿教育的一线,他们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学识水平、科研能力,是幼儿园教师的骨干中坚力量。同时,为充实我市的幼教队伍,原如城二中,现在的市职教中心开设了幼师班专业,培养了1100名幼儿教师,已成为我市幼儿教师的主体力量。此外,各乡镇幼儿园聘用了一批具有一定资历的年轻教师,作为我市幼师队伍的有益补充。为建设一支高素质幼师队伍,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十分注重教师观念的更新、学识的提高、技能优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为幼儿教师的成长、成才创立更好的环境。首先注重提高专业素质,组织开展一系列全市性幼儿教师研论文评比、基本技能竞赛等活动,促进教师岗位练兵;其次,把好幼儿教师“入口关”,按照《教师资格条例》,严格幼儿园园长上岗制度和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第三,积极呼吁并切实帮助解决幼儿教师的后顾之忧,切实保障幼师的合法权益,逐步完善了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促进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据统计,全市23个镇中已有21个镇为幼儿教师参加了养老保险。
4、改革激发了活力,幼儿园内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20xx年4月份,根据市政府关于幼儿教育体制改革的文件精神,全市绝大部分乡镇都进行了以产权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调研中我们发觉,改革 确实对我市幼儿教育带来了碰撞,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一是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二是办园条件明显改善。据统计,01年以来,全市幼儿园用于园舍改造、添置硬件设施的投入约1050万元。如东陈、丁堰等一批现代化幼儿园拔地而起。三是幼儿园特别是股份制幼儿园的内部管理机制更加灵活,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增强。如丁堰镇中心幼儿园按股份制的规范成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园内实行园长负责制,成立园务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每月定期召开园务会议、家长委员会议,对涉及园内工作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并报董事会审议通过。吴窑镇中心幼儿园的教师工资实行多元结构工资,基本工资200元/月,学历工资初中30元,高中40元,大专50元,学额工资10元,合格工资每月60元,医疗费每月4元,集体为每人月保险150元,每逢春节、“三八”妇女节、教师节等重大节目都与中小教师同等看待,极大地调动了幼儿教师的积极性。
在看到我市幼儿教育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调研中,我们也听到了、看到了幼教发展中许多并非因客观条件而形成的困境,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专业素质较差。我市农村大部分幼儿教师一般以镇村招聘的民办教师为主,大多为初中文化程度,少数是高中文化程度,他们中的绝大数没有受过职前专业培训,加上在职培训机会又少,所以合格率也不高在职幼儿教师中仍有385名是无证上岗。另外,许多农村幼儿教师教育观念比较陈旧、落后,幼儿教育的知识、技能与能力也相对不足,将幼儿园看成是帮助家长看护小孩集中场所,听之任之,缺乏对幼儿的智力开发,不会组织对幼儿开展“动口、动脑、动手”活动。
2、日常管理较为混乱。由于生源越来越少,加上园与园这间的不均衡发展,多数幼儿园的主要精力放在争抢生源,日常管理不规范。个体园普遍存在脏乱差的现象,园内纸屑、灰尘乱飞,物件摆放杂乱无序;大部分园无工作计划、无教学计划、无岗位职责、无安全制度;大部分教师不备课就上课,无日课表,即使有也几年一成不变,教学随意性很大。
3、办学条件亟待改善。视察中,我们发现部分改制幼儿园,有的业主因为确实经济实力不足,无资金再投入,有的园因为周边环境限制,无法进行改造,造成了幼儿园的条件非常简陋。郭园镇有一半以上的幼儿园园舍非常小,教室年久失修,室内光线昏暗、地面潮湿且不平坦,没有室外活动场所,没有宅内厕所,用塑料桶或痰盂代替,教具、玩具和大型户外游戏器械及幼儿读物缺乏,根本达不到《幼儿园工作规程》所规定的基本要求,还停留在80年代办园水平上。此外,如城镇安定幼儿园办园环境与中心幼儿园地位极不相称,一园分为四处,教室一少二小,根本容纳不下入园就学的幼儿;幼儿寝室分别寄借在菜市场平房内,室内光线很差,无法通风,鱼腥味制鼻,床铺拥挤不堪,根本体现不了儿童化、教育化氛围,确实令人痛心。
4、教师队伍建设堪忧。一些镇将幼儿园改制出售以后,幼儿园管理出现真空,幼儿教师成了无娘的孩子,每月只有400-500元工资,感到前途渺茫,无法安心工作,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石庄镇幼儿园改制之后,公办教师全部回到小学,个体老板急于收回投资,千方百计降低办学成本,全部聘用代课教师,且大部分没有幼儿教师资格证,全镇88名教职工只有9人持有上岗证。郭园镇改制之初由于布局规划不到位,简单一买了之,全镇现有幼儿园63所,大部分规模小,几乎都是混合班,最少的幼儿班仅不到10个幼儿。镇中心初中想管,但总是力不从心,就连召集会议也很困难,根本谈不上幼儿教师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处于一盘散沙状态。
5、“小学化”现象严重。部分个体老板办学思想不端正,办园就象是在办企业一样,急于赢利。基于这种思想,为了占领幼儿这块市场,为了迎合家长的心里,有些幼儿园就严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小学化”现象十分突出,每个班就只有一个教师,没有分设教养员和保育员,幼儿的保育功能被严重弱化;幼儿的教学也参照小学的做法,注重读、写、拼的学习,有的从小班就开始教幼儿学习汉语拼音,教幼儿写字;教学方法上,不注重与幼儿互动,“注入式”的学习,幼儿没有户外活动,更谈不上游戏,使幼儿天真活泼的稚气、积极向上和求知的愿望被扼杀,严重阻碍了幼儿未来的发展。
6、安全隐患多。为了生存,为了竞争,许多幼儿园增加了许多服务项目,如免费午餐、免费接送等,但也带来一系列安全隐患,由于幼儿园自身条件限制,大多数幼儿园条件较差,设施简陋,卫生意识非常淡薄,在餐具消毒等卫生方面无法到位。郭园镇有18所园为幼儿供应午餐,其中仅有一园取得供餐资格,有些幼师是教师兼厨工,教室就是伙房,边上课边烧饭,很是令人担忧。在交通安全方面问题也不少,有的一辆7客小面包就载了20多名幼儿,有的一辆摩托车载有3至4个小孩,乡间土路路况不佳,险情随时可能发生。
7、取缔非法园难度大。从绝对数量来说,我市非法园数量是不多,但对整个幼儿教育秩序的稳定影响很大。市教育、公安等部门前几年也加大了打击力度,效果并不明显。原皋南镇中心幼儿园改制后,由于个体老板给教师工资相对较低,且他福利待遇也不如前,这些幼儿教师无心工作,有的教师就从幼儿园退出,自己在家中或者几个人合租几间房在没有任何手续的情况下就办了幼儿园,由此引发了许多矛盾。石庄镇新世纪园业主从原中心园跳出在粮站办园,现有就读幼儿200多名,规模很大。经查此园未办任何手续。现该业主又将镇中心园承包下来,想借此合法化,此问题需引起重视解决。
二、对策和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我市幼儿教育有近年来较快发展打下的基础,同时,随着中央教育等部门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出台,幼儿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如何借鉴宜兴、大丰等外地成功经验,更快更好地发展我市幼教事业,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对幼儿教育工作的领导。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幼儿教育对于儿童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省教育厅在近期召开的教育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将九年制义务教育向两头延伸,普及十五年国民教育,并要求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率先进行。我市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都走在全省的前列,相比而言,幼儿教育是薄弱环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幼儿教育在全面小康社会和经济社会全面跨越发展中的主要地位和作用,要从思想观念到实际工作中真正把幼儿教育摆在重视与发展地位,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快推进幼教事业的发展。建议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市幼教工作,尽快制定出台关于我市幼教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召开一次全市性幼教工作专题会议,在全市范围内选择发展快、发展好的先进典型镇(园)参观、交流,借此推动全市幼教事业快速发展。
2、进一步完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办学职责。
要坚决按照国办发[20xx]13号文件《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坚持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规定,进一步明确办学责任。市政府负责全市幼儿教育规划、布局调整、民办幼儿园的建设和各类幼儿园的管理,负责管理幼儿园长和教师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各镇政府承担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责任,负责筹措经费,改善办园条件,办好镇中心幼儿园。教育部门是幼儿教育的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和幼儿教育规划并组织实施,加强幼儿园登记注册制度,幼儿园各类评估标准和办法,园长资格审定和幼儿教师资格认定以及幼儿园取管理办法等方面的建设。卫生、机构编制、建设、劳动保障、民政等部门要从幼教事业大局出发,齐抓共管,整体联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一切为了幼教,一切为了孩子,做好各自的工作。
3、加强幼儿教育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发展幼儿教育事业,提高保育教学质量,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是重点。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培养与造就一支稳定而合格的幼儿教师队伍,提高他们专业水平。第一,继续办好职教中心幼师班,全面、系统地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第二,开展短期培训。大丰的做法是: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从最简单握笔姿势到幼教发展纲要等各方面的内容分专题进行培训,规定所有的幼儿教师都必须参加,费用由三方面负担,教师自己出一点,所在园拿一点,教育部门贴一点。第三,建立健全幼教辅导网,建立市教育部门、镇中心初中、镇辅导员(或中心园园长)组成的业务辅导网,对幼儿教师进行全面指导。以镇中心园为龙头,开展教育、教学研讨,组织观摩、评估活动,进行经验交流,以此带村办、个体小园共同提高。第四,科学合理安排公办幼儿教师。需要研究制定促进公办幼儿教师回流幼教队伍的政策措施,一方面可以充实幼教队伍,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小学教师超编的问题。此外,还要注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幼儿教师的地位,完善幼儿教师的职称评审、评先、评优办法,使幼儿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化、规范化,并按有关规定,对应相关工资标准,改善教师的经济待遇,可以借鉴大丰的经验,出台对幼儿教师工资实行指导性调整的意见,同时要加强幼儿教师参加社会保险的强制实施力度,解除幼儿教师的后顾之忧。
4、积极稳妥推进幼儿教育改革,规范改制行为。
宜兴是1997年改制幼儿园,大丰是20xx年改制幼儿园,均早于我市幼儿园改制。据介绍,两市幼儿园改制也同样存在与我市类似的问题,两市面对问题,没有回避,认真回头看,对改制的幼儿园进行规范,切实解决改制后存在的遗留问题。大丰市对已出售的中心园,要求各镇制定切实可行的回收方案,对暂时不能回收的,要引导其规范办园行为。现已回收镇中心园4所。租赁承包的幼儿园必须修订承租、承办协议,租赁期限为3年。镇政府控大股的幼儿园,在完善股份到办学章程后可继续运行。宜兴市认为,幼儿园是公共产品,公平在前,效益其次。改制之初,对有实力的老板将投资办园作为一项事业,作为对社会的贡献是持鼓励支持的;对那些为了赚钱,将办园作为企业来运作是反对的。事实证明,后一种是不可能取得成功,已有7家退出回到过去办园形式。建议,市委、市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幼儿园改革的领导,统一规划,分类指导,稳中求进,政府必须牢牢掌握在幼教发展过程中主动权,反对套用企业管理或企业改制的做法,责成有关部门加强对改制园的管理,对改制遗留问题要切实加以解决,为幼儿园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