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点精选(九篇)[关于心理知识分享]

科普技巧 2024-09-30 18:47:52

  第1篇: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点范文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116029)?

  摘 要:中小学心理教师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加强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然后介绍了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升途径,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中小学心理教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升途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中小学心理教师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只有认识到中小学心理教师这一角色的重要性,明确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不断促进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一、加强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一)加强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发展状况,对其今后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可以促使学生个性与社会性得到健全的发展,进而形成健全的人格,还可使学生学习相关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人际交往技巧,促进其全面发展。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今天,中小学心理教师在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加强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素质教育包括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的教育。可见,心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需中小学心理教师贡献自身力量。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对于实现教育目标、减轻学生负担,建设良好的学校环境,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强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未来。中国梦的实现任重而道远,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努力,而中小学心理教师作为中华儿女的一部分,也应履行自身职责。中小学生的发展与家庭、学校和民族的未来息息相关。加强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有利于中小学心理教师的成长,而且通过全体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努力可以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基础。

  二、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一)关于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取得的成果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到了相应的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体表现在:

  1.关于如何促进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很多观点值得深思,马晓晶提出促进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成长的对策的相关内容[2]。

  2.关于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工作内涵也有一定的研究,王宏方认为学校心理学者的工作内容包括学生信息收集、学校系统协调、直接与间接服务以及预防与干预四项[3]。

  3.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书籍层出不穷。

  4.心理教师这一岗位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各个省市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水平。

  (二)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1.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地位薄弱,专业人才缺乏

  在我国心理教师这一行业还没有的到充分的发展,尚属一种新兴职业。学校、家长、老师也没有的到应有的重视,很多时候都搞形式主义。在许多学校并非有教育学、心理学专业毕业的教师,专职心理教师占全体教师的比例很小。许多学校虽建立了心理辅导室、购买了各种心理辅导器材,但并未得到合理的利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在高校也未的到足够的重视。

  2.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缺乏

  笔者在参加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时,许多心理教师半路出家,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相对薄弱。首先,他们对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缺乏全面的、深入的认识,只对某些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其次,对一些较前沿的心理学理论缺乏较全面的认识。再次,他们虽掌握了一些心理技术,但不够精通。最后,他们多数只关心某些心理技术怎么用,而忽视了这些技术的理论基础。

  3.心理辅导与心理辅导研究缺乏一定的体系

  心理辅导与心理辅导研究是中小学心理教师必备素质。然而,中小学心理教师对心理辅导的内容、种类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心理评估、心理会谈、心理干预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形同虚设,没有实现应有的价值[4]。

  三、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升途径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依托专门的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管理制度,通过各方面的学习,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5]。

  (一)建立中小学心理教师认证制度和管理制度

  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既要有相应的学历要求,还要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有具体的规定。教育部门要对中小学心理教师也要有专业的培养模式,对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录用和管理、岗位职责、评定方式。心理教师还应当接受专业的学习、拥有心理教师资格证书、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等,使心理教师这一这也更加职业化、专业化。心理教师专业发展还可以通过建立专业的组织和学术期刊等实现。在这些方面的提升,我们可考察欧美、日本等国家取得的成果,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发展能够迅速发展。

  (二)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明确自身角色

  要想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首先要解中小学心理健康的内容。它包括学业的发展的教育与辅导,人际关系的教育与辅导,生活适应的教育与辅导[6]。心理教师还必须对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这几个概念有清晰的认识。心理辅导是对心理状况良好的学生,对未来有可能遇到的危机事件进行预防,发展性的辅导。心理咨询主要是对那些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预防性的辅导。心理治疗是对那些心理与行为失调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心理矫治,恢复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矫治性的辅导[7]。

  心理教师还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心理教师应当是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者、活动的策划者、家庭沟通的桥梁、班主任的助手、学校相关角色的参谋者、培训者[8]。作为心理教师要明确自身的角色,以积极的角色感染学生。心理教师还要防止角色不清或角色混乱。只有认清自己的角色,按角色行事,才能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

  (三)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一名合格的心理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我们认为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良好的自身素质的包括:良好的心理品质、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良好的心理品质包括:尊重、爱心、热心、智力完备和人际关系和谐等。良好的心理品质是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必要前提。专业知识包括发展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等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包括设计实施心理活动课、心理测试、个体与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行为矫正的技能、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和资料的收集等。

  加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迫在眉睫,中小学心理教师可通过自学,全方位了解各种心理学流派和各种心理技术的内容,以奠定坚实的基础;还可以参加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与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以更为扎实,可靠的理论指导实践;还可以通过同行之间,专兼职教师之间的交流。当然,理论水平提升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心理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四)心理教师应注重科研,进行校本职业生涯规划

  科学心理学源于西方,多数的心理学理论与技术也由西方传入,由于东西方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差异,这使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不能全盘接受西方心理学的成果,而要根据实际进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为此,我国心理教师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在认真学习相关理论与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如开发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心理评估量表,开发更为适合中小学身心特点的心理辅导技术。心理教师注重科研的本质要求是要注重创新,心理教师要成为专家型教师。

  校本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心理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职业生涯规划既是关注学生发展、学校发展,更是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良策。校本职业生涯规划是在尊重教师与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调动学校、教师的自主性,进而开发适应当地学生身心特点的心理资源[9]。

  (五)心理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通过开设心理课程,更要把心理健康这个课题渗透到其他学科已得到普遍的认识。中小学心理教师帮助其他学科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得到进一步重视。

  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可以通过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渗透、教学过程的渗透和学科教学评价的渗透[10]。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教学目标正好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更应该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心理教师可以帮助其他教师还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各位教师应通过以上方法,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的发展。例如各位教师可以运用罗森塔尔效应,给学生以合理的期望,促进学生潜能增强。各位教师还可以进行心理行为训练增进学生情感,促进团体动力的提升。

  (六)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

  笔者在参加培训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设备还不是很完备甚至几乎没有,这样不利于心理教师工作的顺利进行。当然有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设备已相当完备,但是,这些设备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相应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仅仅是摆设而已。例如:有些学校的沙盘治疗室已安装了摄像头,对于沙盘作品也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处理。可是,这些设备均未得到合理的利用,这样既浪费了资源,也不利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因此,中小学心理教师如何较好的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心理健康教育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用来提升学校的基础设施,这是心理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软件既可以用来提升心理教师专业能力,也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进一步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当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

  [2] 马晓晶.促进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成长的对策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17:18-20.

  [3] 王宏方.解构学校心理教师工作内涵[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02:4-7.

  [4] 高亚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10:15-18.

  [5] 全国十二所重点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2008.

  [6] 徐光兴.学校心理学教育与辅导的心理(第二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2009.

  [7] [10] 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10.

  [8] 温小玲.浅谈学校心理教师的角色定位[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17:46-47.

  第2篇: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假设检验;心理学;信心培养

  doi:10.16083/ki.1671-1580.2017.03.02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3-0069-03

  假设检验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从总体中选择样本,从样本中收集数据,是用数据来推断总体的一般方法。由于选择方式的不同,样本和总体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有可能导致样本不能很好地代表总体,所以很多时候需要判断样本所呈现出来的差异是否显著。通常所说的假设检验就是统计显著性检验:先根据实际问题提出原假设――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不存在本质的差异,再来根据小概率原理选择一个0c水平作为基准做出随机因素影响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差异的可能性大小的判断,最后做出决策是否拒绝原假设。这部分内容,概念比较多,小概率原理和逻辑意义上的反证法也不是很好理解,仅仅依靠老师的课堂传授,很多学生在课程结束也是不明就里,导致最后只是简单地记忆公式而不能很好地理解假设检验的思想。

  鉴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程的实用性比较强,在金融、保险、投资、运筹、教育、心理学等领域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在课堂上完全可以借助各应用领域中的具体实例让学生从直觉和理智两个方面来对实际问题进行决策分析。关于假设检验这部分内容,就可以结合案例教学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增强学生参与竞争的意识。选择的案例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给予学生发挥的空间比较大,在案例分析的过程当中,学生能够阐述自己的意见并能给出当前合理的解释。

  一、将心理学融入假设检验的教学案例

  下面将以心理暗示为例说明假设检验的各项要素。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心理暗示,心理暗示中的期望定律即是当怀着对某件事情非常强烈期望的时候,所期望的事物就会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对某件事情的发生充满信心的时候,这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现在就来对这一理论进行实践的验证。

  在课堂之初,学生对做好测验的信心或者说先对自己的成果进行预测期许:用1~5分进行评定“这次课堂测验我一定可以达到及格水平”。数值越大,表明学生的自信心越强,对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性越强。通过对教学班67名同学的答卷用SPSS进行统计,得到如下结果。

  从表2的描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到学生的平均自信心强度得分为3.5375,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还是很有信心的;样本方差仅为0.586,说明不同的学生对学习的信念差异不大。通过频数分布可以知道,绝大部分学生给予自己的多是积极的心理暗示。通过表1的频率分布,能够看出50.75%的学生的自信心强度为4,56.72%的学生自信心强度超过均值3.5373。现在针对刚才的数据结果将学生样本分为2组,超过均值的归为自信心强的一组,低于均值的记为自售心弱的组。根据分组可得到如下结果。

  现在要研究的是按照自信心的强弱分组,各组的测验成绩是否显著不同。假定通过测验,已经得到了一组测验成绩值,该怎么对成绩的组别成绩做推断?也许会发现这两组的平均成绩有所不同,但这些差异是否显著,究竟是由自信心强弱导致的还是随机的?现在通过测验已经实际得到一组成绩,对成绩按自信心的强弱分组统计有如表4所示的结果。可以看到,自信心强的组测验成绩均值为63.66分,而自信心弱的M测验成绩为42.62分。单就平均成绩而言,看起来这两个组别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但从统计方面来说,这两组之间的成绩差异是否显著该怎么判别呢?

  表格右侧列给出的是针对分组成绩t检验的结论。如果规定假设检验水平是0.05,就会发现p值为0.000,远远小于0.05,所以将拒绝原假设,认为在检验水平为0.05的时候,自信心强的组的成绩显著高于自信心弱的组。至于表格左侧则是对两组总体方差是否可以认为相等的Levene检验,p值0.835远大于0.05,因此可以认为总体方差相等,也为使用t检验提供了方差相等的验证。

  二、结论

  第3篇:关于心理健康的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课堂契机;家访;复习归纳;班级管理;职业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1-0020-05

  A.抓住契机:在一朵花里看到天堂

  一次公开课上,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特意在衣服上贴满了小花,信心十足地走进教室,立刻吸引了学生的目光。我对孩子们说:“老师想把这些漂亮的小花送给表现最棒的同学,把你们也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有了这番激励性的话语,孩子们像一个个打满气的气球,蓄势待发。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学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漂亮的坐姿、优美的朗读、精彩的发言,为课堂平添了几分色彩。课上得很顺利。这时,我身上的一朵小花掉了下来,恰好掉在一向学习成绩不理想、很自卑的小童身边,他悄悄地弯下腰捡了起来,神情迥异,看着别的同学得到小花,自己一朵也没有,他多么想把这朵花贴在自己身上呀!犹豫了好半天,他还是举起了小手,用稚嫩的声音说:“老师,您掉了一朵小花,给。” 魏书生说过:“一名教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的脑子里缺少资源,而是我们自己缺乏勘探和开发这些资源的能力。”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教育契机呀!我走过去,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说:“你真是个诚实的孩子,这朵花就奖给你了!”说着就把花贴在他的身上,此时,小童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透过他的笑我看到了一颗纯真的童心!一颗渴望关爱的童心,一颗渴望绽放的童心!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惟独我们拥有了心灵对心灵的尊重,才会具备明察秋毫的教育敏感、情不自禁的教育本能和化险为夷的教育智慧。第二天,我的办公桌上多了一张画。我一眼就认出这是小童画的,因为上面有我昨天送给他的花。画上一个小男孩双手捧着这朵美丽的小花,仰望蓝天。他的笑靥在阳光的沐浴下,显得那样快乐,那样清新宜人。看着这幅画,我仿佛走入了一个孩子天堂般的世界!以后的日子里,我发现小童变了:一向少言寡语的他课上回答问题积极了,数学成绩也有了进步。人也自信开朗了。尤其是当我看到他用泡沫和各种螺丝做成的科学小制作“海底世界”时,不由得吃了一惊:原来小童的手这么巧,想象力真丰富。他的作品居然获得了学校评比一等奖!

  威廉?布莱克有这样一首小诗:“从一粒沙中看到世界,在一朵花里看到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把永恒在刹那间收藏。”每一个孩子,就像是能看到世界的一粒沙,能看到天堂的一朵花,我们从学生身上看到了“无限”,收获了永恒!

  B.深入家访:拨动心弦,点亮人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或许是人与生俱来的自我保护意识,有时候心与心之间难免会存在一些距离,而缩短这种距离的有效途径便是沟通。家访是一种面对面的沟通,是打开孩子心灵的一把金钥匙。拿着这把有效的钥匙,我轻轻地打开了我们班G的心扉。

  G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每天沉默寡言,独来独往。课上,不见他发言;课下,他很少和同学交流;操场上,别人三五成群地游戏健身,他却只伫足观望。你和他说话,他也只是怯怯地望你一眼,随之便低下头,手不停地摆弄衣角。我时常担忧:这样一个男孩将来如何在社会上立足、如何适应开放的社会呢?于是,在跟他的妈妈预约之后,我走进了他的家。从家长口中得知,原来G的爸爸在外地打工,周末才能回来。妈妈在鞋城上班。平时他就和妈妈租住在村里的二层小楼的一间屋子里。G从小不善言辞,平时休息也不出去和同学玩耍,总是一个人呆在家里,看看电视或是玩电脑。他的妈妈也很为孩子的现状担忧,于是我决定和孩子进行了一次单独的长谈,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如果这样不适应社会,就体验不到生活的快乐。走在路上看到熟识的人要打招呼,遇见长辈要尊敬地称呼,时常到邻居家串串门等。看到他不住地点头,我试探似地对他说:“老师给你留一个特殊的作业,就是到同学家里去玩,你愿意吗?”令我没有想到的是,简短的沉默过后,G竟然很爽快地答应了。他的妈妈也答应我会主动和孩子多交流,积极配合对孩子进行鼓励和帮助,用更多的关爱温暖这个孩子。

  通过家访,我们照亮了孩子前行的方向,唤醒学生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让他们放射出自己最灿烂的光芒,也拥有了一串串沉甸甸的收获。

  C.课堂保健:爱眼行动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之窗”。假如缺少了眼睛,我们面前将会是一片黑暗,所以眼睛对我们很重要。随着科技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眼镜一族”日趋凸显,且呈逐年上涨的趋势。尤其是青少年更是被近视所困扰。在小学,我们也随处可见“小眼镜”。他们处于人生学习的黄金期,天天学习离不开眼睛。教育孩子科学用眼,预防近视,保护好自己的眼睛是家长和老师共同的责任。下面结合自己工作实际,谈谈在学生视力保护方面的做法。

  一、宣传教育――科学用眼

  结合学校开展的爱眼、护眼知识讲座、视力检测、板报宣传,爱眼手抄报,家校爱眼互动等活动进行宣传教育。告诉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我们要留意保护视力,避免不良的用眼习惯。比如:不在烈日下、光线暗的条件下看书,不走着、躺着看书,要注意眼睛的休息,不要用脏手和脏毛巾擦眼睛,要防止眼睛感染细菌等等,如果做到这些,是有益于我们的眼睛的。

  二、方法引领――学会护眼

  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即:眼与书本一尺远,胸与桌子距一拳,笔尖与手指一寸远。可在上课前用儿歌的形式进行诵读,从而熟记于心,应用于行。其次,结合学校课间的爱眼操和眼保健操让学生行动起来。我经常推荐学生做“熨眼操”。闭上双眼,然后快速相互摩擦两掌,趁热用双手捂住双眼,热散后两手猛然拿开,两眼也同时用劲一睁,如此3~5次,能促进眼睛血液循环,保护视力。“呼吸凝神操”,全身放松,二目平视前方,徐徐将气吸足,眼睛随之睁大,稍停片刻,然后将气徐徐呼出,眼睛也随之慢慢微闭,连续做9次。学生试做之后效果特别好。

  三、家校携手――爱眼行动

  我所带的班级有40个孩子,后半学期我发现班里有近四分之一的孩子眼睛近视了。我首先和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和视力干预中心进行检查,确定病情。然后在班级里,对这些假性近视的同学进行特别的关照,带领大家欣赏绿色的植物,并开展“远眺”比赛,看谁透过窗户看得远,看得久。体育课上,多鼓励孩子们打乒乓球、羽毛球,以此来调节眼肌。通过校讯通和家长会的形式向家长进行宣传教育,推荐孩子多吃一些含蛋白质,维生素C和丰富的钙的食物。及时督促孩子在家的用眼卫生。

  近视并不可怕,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未近视的孩子远离近视,让刚近视的孩子告别近视,让已近视的孩子减缓近视。还给孩子们一双明亮的眼睛!

  D.积累与复习

  在新课程改革得到广泛认可并逐步深入开展的今天,身为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考试,作为最直接有效的评价方法仍然坚强地“捍卫”着它作为目前学生学习评价的主要方式的地位。在很大的程度上,复习是否有效地开展,对考试的成绩甚至学生后继学习的深入都有着较大的调控作用。因此,复习这一环节至关重要。怎样进行有效的复习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归纳出如下复习方法:

  一、 瞻前顾后――注意知识的前后衔接

  前面学过的知识要适时的总结、复习、应用,后面要用到的知识适时做好铺垫。找准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的衔接点、吻合点,使学生真正在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在螺旋上升中逐步得到提升。这就需要教师要有预见性、前瞻性。复习要从整册教材的宏观入手,再到单元内容的深入分析,最后到每节课重难点的研究,层层深入,做到微观操作。

  二、举一反三―― 注意知识的迁移运用

  这就要求我们要立足教材,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精讲多练,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要领的本质,在动手的过程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三、融会贯通――注重知识的整合运用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知识进行梳理,涵盖面要全、要广,形成知识网络,呈现给学生归纳的方法。其次,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自觉发现规律的能力。逐步训练学生自己将若干个小的知识点通过比较、整理,加上自身的内化吸收归纳、总结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教学相长――注意教师的反思

  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不是一日之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把工作做的踏踏实实。认真总结每节课的得与失,这样教育学生才会真正有效。教无止境,学无止境,思无止境。让我们在不断反思中,把工作做得更好。

  五、因人而异――注意关注学生

  “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抚摸,才使鹅卵石这般光滑剔透。” 十个手指长短不一,对反应慢、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作为一个老师,如果在威严中不失宽容,多给孩子一次机会,多为孩子做点什么,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并给出具体的学习方法,如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那么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会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的。

  六、持之以恒――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在平时复习中,我们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读题、审题、答题、检查等一系列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在平时作业中重点检查学生审题中的错误,强化训练学生细心、耐心的学习习惯。要求平时作业字迹清楚认真。多表扬作业认真出错少的同学,对于学生的弱项,要进行强化训练。

  E.流动红旗到我班

  为了增强学生的行为养成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能力,刚开学,学校就将原来的卫生、纪律扣分制度,改革为每个月颁发卫生、纪律“流动红旗”。为了“夺红旗”,我们努力了。可是当第一次评比宣布结果时,我们六(2)班却让人大跌眼镜,居然剃了“光头”。我的第一反应是:是不是学校弄错了,我们还不如五年级。孩子们觉得丢人,我这个班主任也觉得脸上没光。看着六(1)班孩子那个高兴劲,我们班的孩子别提有多妒忌了,甚至都有了一些“破罐子破摔”的思想。从一年级开始,在各种比赛中,六(2)班总是走在了前面,这一次是怎么啦……

  通过这次事情之后,我发现班里看似“风平浪静”的表面,其实“暗流涌动”。我为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不光召集班干部进行商议,而且还集思广益,大家的事情大家做,给学生灌输“集体的班级,班级的集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思想。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体会,题目就叫“丢掉红旗之后……”第二天,我翻看了学生写的日记,很多同学不仅对痛失红旗表示惋惜和难过,更主要的是分析自己的得失,下定决心要为班级争光。还有的孩子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写得很好,从他们身上我得到了启发。我想我的目的达到了。果不其然,二次宣布评比结果时,我们拥有了一面路队红旗,孩子们的高兴溢于言表,它肯定了我们的努力,更指明了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要在剩下不多的时日里争取让两面流动红旗走进我们班。我和孩子们共同努力,终于在五月圆了我们的梦,听着自己班级的名字一次又一次的响起,孩子们不由得伸出双手为自己、为班级鼓掌。这掌声里包含了每个学生的付出,每个学生的集体荣誉。从此之后,我们就有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班级荣誉区两面流动红旗熠熠生光,它时刻在激励着我们前行。

  在最后一个月中,孩子们要应对各种活动和紧张的复习还有升学的问题,所以难免有浮躁情绪。作为班主任我很能体会孩子们的处境和心情。于是,我对孩子们说:“时间过得真快,还有一个月你们就要告别母校升入初中了,为了给自己的小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大家都在努力地做好每件事,老师真的非常欣慰。我想有了这两面流动红旗的陪伴,你们的信心会更足,有信心让它们陪伴我们走到最后吗?”孩子们齐声答道:“有”。……真是应了“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我想我们班的成功证明了一个道理:言表的教育只能治标不治本,深入心灵的触动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F.减轻教师压力,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一份关于工作压力的调查报告显示:80.1%的小学教师感到压力大,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分别为72.7%、77.7%。当前教师存在过重的工作压力,其中,小学教师承受的压力最大,厌倦教育工作的人数最多。

  作为小学教师我感同身受。十年历练,我可以用“爬山”来形容。站在山底,仰望梦想之颠,豪情万丈,浑身有使不完的劲,采撷花花草草,是我最大的乐趣;冲到山腰,视野开阔,积蓄力量,这边风景独好;爬向山顶,道路崎岖,氧气稀薄,困难重重,“高处不胜寒”。 压力在无形之中如影相随,且挥之不去。在学校里,每一位教师都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可是大家却被“高压”所困扰:消极情绪溢于言表,无精打采,身体和精神上饱受折磨。追根溯源:1.工作繁重,任务繁多:质量和分数的压力,迫使你只能向前,不能后退。学校之间也存在着竞争,测验多、活动多、检查多。尤其是班主任常常需要“三头六臂”,虽统筹兼顾,安排有序,可有时候仍力不从心,常常需要加班,带工作回家去做。加上家务劳动照顾孩子又占用了日常休息与睡眠的时间,一天工作之后甚感疲惫。2.学校重视、领导期望:虽然学校在想方设法创设氛围,缓解教师压力,可效果不十分明显。我们提倡多表扬,少批评,但有时表扬的太多,也会对教师造成无形的压力。尤其是对上进心强的教师更是一种鞭策,这就迫使教师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松弛。3.学生难教,家长干预。成绩上不去,习惯养不成,家长叫不来。既不能体罚学生,更不能侮辱学生人格,稍不注意哪句话说错了,就可能招致麻烦。教师是生活于社会中的人,上级领导的希望、学生家长的期盼、同行之间的竞争、学生人身安全、社会不公正评价就像是一张无形的网,让教师喘不过气来。

  一个优秀的教师,除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精熟的教学技巧外,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状态。因此,教师要正视压力这把双刃剑,积极面对,保持心理健康。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个人两方面的努力来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

  一、对学校管理者的建议

  (一) “弹性”管理――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起始点”

  教师从事的是一种创造性劳动,需要不断学习。对教师应进行灵活管理,给予更多的个人独立思考与钻研的时间。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自由时间是根,它滋养着教育艺术的枝和叶。教师能自由支配的时间越少,他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的时刻就来得越快”。教师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这对于学校是真正的威胁。因此,学校应该合理安排各项工作,合理分配教师备课、进修与休息的时间,减少会议与形式主义的要求,减少工作上的压力。

  (二)理解宽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支撑点”

  教师产生心理挫折时,会情绪波动、焦虑烦躁、或生气、或抱怨、或压抑。对教师的心理挫折,不要简单定性为闹情绪、给领导摆难题。领导要给予更多的宽容理解。以人为本创造一种民主、团结、宽松、和谐的干群关系,努力营造学校良好的团体气氛,使教师真正能心情舒畅,减少心理上的压力。

  (三)引领发展――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腾飞点”

  当今社会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 “一次教育”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要有计划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可利用校内、外的资源,通过培训、研讨、体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和渠道使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了解最新信息动态,使教师始终走在学生前面,让教师充满自信,减少教学上的心理压力。

  (四)实践创新――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升华点”

  学校要立足校本、立足师本,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地建立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方法和评价体系,为每一个教师提供一个适合其施展才华的岗位,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成功,人人都有成就感,就会产生幸福感。同时学校也只有不断开拓创新才能更快、更好、更有效地发展。

  二、教师自我调节

  (一)心态调整好

  教师,注定一辈子平凡、默默无闻、为他人做嫁衣。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我们就要接受现实,用一颗平静心来应对压力。客观认识个人能力,只要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了就是不平凡。学会以平等温和的方式与人相处,与人交流,善于从自己的职业优势中寻找人生的乐趣。有所为方有所得,有所得方有所乐。只要降低欲望的门槛,转移需求的方向,就能收获“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快乐。

  (二)沟通调节好

  联通有一句著名的广告语:“沟通从心开始”。我非常喜欢。加强彼此间的沟通,能消除误会,增进了解,融洽关系。个人情绪得以表达,心情舒畅,缓解压力。有委屈可诉,有建议可提,有意见可说,上下之间渠道畅,信息通,人心齐,工作顺。

  (三)问心无愧好

  作为教师,不应只盯着“光环”、荣誉,那些不是衡量好老师的唯一标准。我们应把教育好学生作为首要任务,学生尊重你、喜欢你,毕业后还会经常想念你、看望你,这就足矣。教师间无外乎合作与竞争两种,合作是第一位的,只有与同事有效的合作,才能体现出我们的职业价值。为了别人的感受而面面俱到是最累的,因为你忽视了自己的需要和感受,而你的感受才是决定你心情的关键因素。没有必要给自己压力去适应所有人。一个人做的再多再好也总有不完善的地方,总会有人不满意,没有必要讨好所有的人,只要问心无愧就好!

  (四)课堂把握好

  课堂始终是教师生命中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享受课堂研究的教师,教学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纵观所有幸福指数高的优秀教师,在他们身上我们能发现这么一个共同点:做严师、不急不躁;做慈母、不纵不骄;做诤友、不偏不倚。一个优秀的教师,他肯定是一个拥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具有高超的教育能力,还注重研究和反思的老师,他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能达到一种高层次的幸福体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职业幸福感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对教育问题和自身经验的理性反思和改进能力。通过反思更好地发挥自身多方面的潜能,不断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完善教学技艺,提升教育智慧。


声明: 本文来源于新速知识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处理!
标签:心理   教师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