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国营饭店一般都有哪些饭食?吃一顿要多少钱?(70年代饭馆都叫什么名字)
六七十年代,国营饭店一般都有哪些饭食?吃一顿要多少钱?(70年代饭馆都叫什么名字)
一、六七十年代,国营饭店一般都有哪些饭食?吃一顿要多少钱?
这个问题出的属于历史性问题,可是需要阶段表述。一是六十年代的文革之前,国民经济有一定恢复,虽然粮食定量供应,可是副食品比较多了,当时一毛钱可以买二个酱羊蹄,买四个烧饼等等,当时没有饭馆叫食堂,记得食堂里有炒腊豆是0.18元,炒肉片是0.29元,烧茄子是0.22元,独面筋是0.20元,菜种类很少,一般人根本吃不起。我家因为父母是高级教师,只有我和哥哥两个孩子,人均月收入45元,在当时属于顶级高收入家庭,我们一家四口去饭馆花不到二元钱。二是1966年到1976年,就是文革十年浩劫内乱时期,当时因为四人帮江青集团的破坏,人们很穷,几乎人人吃不饱饭,更没有肉蛋禽鱼虾油,当时只有早点部,没有饭馆,有钱买不到吃的,逼得我十二三岁就骑自行车去郊区买鸡和鸡蛋土豆茄子等等,回来我自己杀鸡自己炖鸡吃。三是粉碎四人帮江青集团以后的七十年代后期,饭馆迅速恢复,我们是年轻的装卸工人,因为是计件工资所以当时每月可以赚一百元左右,粮食每月六十四斤,我们经常去饭馆,比如去天津南市燕春楼那里有个女劳模叫宋丽梅,当时的饭馆没有鲍鱼龙虾海参螃蟹等,只是鸡鸭鱼肉虾仁等等,炒虾仁是1.4元属于最贵的菜,我们四五个人每次消费十元左右,那样的饭菜如果是今天如果大约四百块左右吧。
我现年67了。我记得我和父亲1970年在长沙市五里牌卖仔猪那一次,到下午1点,两人在一家小国营参馆吃午饭,点一个辣椒炒油渣0.13元,一个空心菜0.05元,一个西红柿酸菜汤0.06元8两米饭,0.16元,8两粮票,共4毛钱,八两粮票,奢侈一把。父亲喝了2两白酒,0.14元,哎呀呀,现在还记忆犹新。
七十年代,北京的国营饭店挺多的。经常去南来顺吃饭,烧饼五分钱一个,油饼六分钱一个,豆腐脑八分钱一碗,豆浆二分钱一碗,红小豆枣粥三分钱一碗。吃个早点也就一毛多钱。素炒饼,两毛钱一大盘子,好吃又实惠。宣武老墙根有个饭馆,中午老在那吃麻酱面2毛钱4两面,蓝边碗,两小碗加点黄瓜丝。王府井百货大楼出南门,有个包子铺,3个包子三毛钱,小米粥二分钱一碗,咸菜不要钱,三毛二分钱吃一顿饭。东安市场出南门,小吃一大片,便宜又实惠。百货大楼北面,有个馄饨侯,一大海碗的馄饨,一块五毛钱,5分钱一个烧饼,一顿饭吃得挺饱。有时候也光顾西单把角的庆丰包子铺。
六七十年代我年龄还不大,生在农村,家庭贫困,国营饭店的门口从未进来过。也不知道他们的价格,这事不能瞎说,只之道每个集市上的饭菜小吃,因为没钱,也不打听。所以知知甚少。
我当知青时吃过。知青点在沅水河畔,利用地理优势大种蔬菜,瓜果。每月要上街掏大粪两次,划船去,四个人完成一船大粪任务,分到个人,每人挑六担就够了。中午时分,进餐馆吃午饭,每人每天补助0.5元,四个人共计2元。点菜如下:1.小莱两个0.2元,2.青椒肉丝0.5元3.红烧肉0.8元,4.家常豆腐0.15元5.三鲜汤0.4元6.四人米饭0.2吃饱喝足后,拉纤划船归队。
县城和市里的饭店咱没吃过,那时整个公社28个村,只有一个供销社办的小饭馆。供应的都是家常便饭,炒饼或烩饼一般1斤4毛,加肉的5毛。另外还有面条水饺什么的,比炒饼稍贵。鲜有米饭炒菜,一般7一8毛便能吃饱。粮票是吃多少交多少。[原创]
回答:六七十年代,国营饭店一般有如下饭食:早餐:包子、馒头、油条、稀饭、绿豆沙(粥)等。中餐,晚餐:回锅肉、鸡蛋、鱼、粉丝炒肉、三鲜汤(内有笋片、肉片、蔬菜、木耳等)、猪血汤、蔬菜等等。早餐吃一顿大约一角钱左右,中歺晚歺吃一顿大约一元以内。且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涨价。
二、70年代饭馆都叫什么名字
1980年我考上重点中学,去学校报到那天,报完名后我老爸要赶上[捂脸]去开会,没时问陪我吃饭,给我半斤粮票和一元钱,我去大吃一顿,花了0.27元。[灵光一闪]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周村(淄博市)的国营饭店一般有火烧、混沌、水饺、油饼、水煎火烧、馒头等。那时凡是面食另外要用粮票,比如水饺是比较好的面食,一斤水饺60个,1.3元一斤,要另外付一斤粮票,其它面食同样,一般一个人有半斤水饺量就够一顿饭,馒头是0.24元一斤,油条(麻花)0.6元一斤,混沌多以0.3元一碗,肉火烧0.6元一斤。那时面食的重量是以一斤面粉制成的熟食来计算的,比如一斤面粉制成馒头的重量大概是一斤四两,因此,购买到的是一斤四两重的馒头。常用面食水饺是价格比较高的一种,能够到国营饭店吃一顿水饺在那时就是比较奢侈的了!
六十年代有些远,七十年代己近十岁少年,一分钱买十个面豆,二分钱买一勺咸黄豆,三分钱一个冰棍,四分钱一个馒头,五分钱一个熟鸡蛋,六分钱一个烧饼,两角钱牛肉汤,伍角钱吃碗面,冬天腌白菜,挖地窖埋萝卜,晒红薯干,80%的粗粮,玉米面,红薯面。到了八十年代才有烩面面兴起,那时一面烩面也就一块一,比馄饨要贵得多,正宗解馋的要数豫香楼的灌汤包,两块多一笼,铝饭盒捎回家,一家人平均分两个,就着窝窝头吃,喝着猪油手擀面,填饱肚子。一个六口之家,一天三块钱就很不错了,往事不堪回首,相信的人越来越少。
六七十年代的时候,笔者所在的生产队社员闲谈中曾讨论过,给十元钱你进城买东西,一天时间内,你能吃完这十元钱所买的东西吗?结果无人敢答应。那时候城区还没有高挡商店和高档饭店。这说明那时物价虽然不高,但品种比较缺乏。七十年代前期,夲地人很少到饭店吃饭,更不说办酒席,饭店经营粥、粉、包子比较多。那时候到饭店吃飯,多数是因公出差之人。由于吃饭人少,菜的花式品种不是很多,一般时令炒菜都是三角五分一碟,甜酸鱼、甜酸排骨、炒滑鸡稍微贵些。炒出来的菜都是一人量,外加饭钱一歺都要五角钱左右。六七十年代少有人请客吃饭,大家工资都很低,就算几个人同来出差,也是每人一碟菜,各自买单。那时候,在夲地出差每天补助三角钱,省内八角,沿海地区或大城市又多些,补助这些钱,勉强夠在饭店吃两攴歺。到了七十年代未期,我帮朋友到玉林饭店预订过一次结婚酒席,每席六十元,朋友是外地人,夲地人还是很少到饭店办酒,那时三十元在家办很丰富了。
六七十年代北京一般为大众服务的国营饭店早餐标配油饼六分钱一个,不要粮票的八分一个,大火烧五分钱一个,不加糖的白豆浆二分一碗,糖浆五分一碗。正餐的高档菜也就是溜肉片、苜蓿肉、肉炒蒜苗、摊鸡蛋等再加上几个素菜。主食馒头和米饭。
那时的的饭店没吃过,听老爸说,当时跟生产队队长,两个人四元一半斤粮票,吃三个菜喝酒吃面条,买回五跟麻花,花一元钱一斤粮票,四五岁头一次吃这么好吃的东西,认为麻花是世上最好吃的东西,那时乡镇干部下乡都在农户吃饭,从村左到右一家挨一家的吃,吃完给两元钱二两粮票,没有腐败的,社会监督严敢腐败有举报的马上查处,虽然日子过的都不富裕,每个家庭都互相帮助,盖房子有红白喜事无条件的帮助,人心向善。希望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六七十年代哪时饭馆食堂都是国营的,有专卖某种食品小吃的,有炒菜面食的,两人一顿饭加炒菜面食三元钱包括半斤白酒就行了,一个肉炒菜5寸盘也就四五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