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为什么会选开封作为国都而造成后来的靖康之耻?(赵匡胤以开封为东京是什么意思)

信息咨讯 2023-06-03 07:47:38

赵匡胤为什么会选开封作为国都而造成后来的靖康之耻?(赵匡胤以开封为东京是什么意思)

一、赵匡胤为什么会选开封作为国都而造成后来的靖康之耻?

跟开封没关系。先说靖康问题。开封城高墙厚,还有充足的粮食,金兵以骑兵见长,很难拿下开封。金兵顶多劫掠一番,最后北撤。但是徽钦二帝太怂,老想着城破了怎么怎么样,不如投降,还能让金大爷少生点气,没准放过他们。宋朝拿钱买安生习惯了。开封城破,宋朝没想到,金国更没想到。金国只想抢劫一番,吓吓宋朝,最后多要点好处,哪知道居然把北宋给灭了!宋帝只要在坚持会儿,等到各地勤王兵,金国多少会退去。辽国打了多少年都没破开封,金国也没想着破城。只能怪宋帝太软弱,活该,只是苦了河南百姓。再说定都开封的问题。这时代,国都安全问题不是第一要素,而是吃饱饭!从隋朝开始,关中已经渐渐没有实力作为国都了,粮食不够,养不起人。隋炀帝喜欢往洛阳跑,唐高宗也喜欢往洛阳跑,后面的唐帝一样喜欢往洛阳跑,全是因为在长安吃不饱饭。我们知道关中难进,同样粮食自外往里运一样难走,所以后世皇帝选择洛阳这个更接近黄河的地方做国都。渐渐,洛阳一样有点支撑不起来,五代十国的时候,便选河道更发到的汴河附近做国都。开封在无天险可以依仗,也不是金国随随便便就能破的,责任完全在宋帝,在宋朝重文抑武,跟开封没关系。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当时并不看好开封作为宋朝的国都,开封平原地带,易攻难守,黄河水患也是威胁开封的一大安全隐患,开封是当时最发达兴旺的城市之一,很多皇亲大臣在开封置田置业,过着安逸的生活,都支持把开封作为国度,皇帝也只好把国都定在了开封。

导致靖康国难的原因不是建都在哪儿的问题,而是出现了奸侫误国而造成的。赵构定都临安,南宋最后不也亡国了吗。没有清明的政治,就会产生大量的腐败官员,官员腐败,乐享荣华富贵,面对外敌入侵,哪有抗战御敌之心?抗战时民国政府不也是出现了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现象吗。沒有毛主席领导的各大解放区奋勇作战杀敌,就不可能取得抗战最后的胜利。当官无战心,民怨沸腾,不亡国才怪。北宋仁宗后期的党群之争,然后蔡京、高俅等乱政,才落个外敌长长驱而入,攻破京都的结果。这和定都开封有关系吗?没有自己的坠落,外敌是打不进来,攻不下开封的。

没办法的事。首先,西夏在西北立国,而且长安和洛阳经历战乱,加上以前各个朝代在这片区域建立都城,资源早就消耗很大,如今的黄土高坡就可以证明,那么多朝代在这块区域建立都城,对当地环境破坏有多严;其次,辽国在东北立国,燕云十六州又不在掌控当中,西北有西夏,东北有辽国,长城门户不在手中,只能选择开封;最后,选择开封不外乎就是其地理位置,作为都城的重要性就是一个坚固的防御工事堡垒,聚集诸多百姓人口,形成半封闭式的的自给自足的生态环境,也就是说,战争时候能够由都城自己制造生产粮食和武器,甚至提供兵源。靖康之耻是北宋末代皇帝自己造的,其实嘛,靖康之耻早就有提前预演过了。昔日辽国萧太后便以举国之兵讨伐北宋,北宋当年就是用开封为据点,全力抵挡住了辽国大军侵犯,甚至以此为战场,号令天下勤王,导致辽国进退不得,双方最终签订了澶渊之盟。也就是说,选择开封作为国都是经历过战火考验的,但只是皇帝不行,搞七搞八的,结果一把好牌打得稀烂。

我觉得你的问题都有问题。选开封作为国都和造成靖康之耻没有直接的关系。主要是因为后周国都是开封。其实五代十国时期北方五代的国都基本上都是开封。五代最后一个朝代,后周。开国皇帝是郭威,是他先演了一遍,黄袍加身。其实后来赵匡胤就是跟郭威学的!至于后来发生靖康之耻。主要原因还是北宋常年积累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尤其是当时的皇帝宋徽宗。腐败无能重用奸臣当时北宋六贼主要都出在宋徽宗时期。你想宰相蔡京。还有宦官童貫,再加上当时宋微宗兴起花石纲,当时用大船把南方的奇珍异石通过官河运送到国都开封。十船变为一纲所以就叫花石纲。搞得可以说是民不聊生。而北宋重文轻武所以北宋的大军都比较弱,后来童貫准备联合金国一起攻打辽国。但是后来在打仗的过程中,金兵发现大宋的军力非常的弱。所以金兵在攻打完大辽之后继续南下攻打北宋。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了靖康之耻。其实中间还有很多细节比如宋徽宗和宋钦宗用错人等等,还有迷信等等。

问题片面了。明朝可是把首都建在边境线上的,号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即便是破国亡家,明朝还是保留一个王朝的体面,没有酿成靖康之时徽钦二帝的奇耻大辱。不定都开封,选险地,如四川,拥蜀道之天险,也难保没有“二十万人齐卸甲,更无一人蜀男儿”之叹。靖康如此大耻,投降主义作祟,死道友不死贫道,量中华之物力讨敌人之喜欢,说到底是没骨气。如此奴颜媚骨,就算居天险、远大敌,“德义不修”、“修政不仁”、“修政不德”山河险要,看似固若金汤也是难逃亡国受人凌辱之命运。《史记之孙子吴起列传》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龙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我个人觉得,这靖康之耻与在开封建都没有直接关系。跟赵匡胤当上皇帝后过河拆桥、杯酒释兵权,后又重武轻文有关。赵匡胤自己是武将,宋朝江山又是通过兵变所得,总是担心武将造反。越是做贼的越是怕人偷。怕手下的武将也来个兵变,夺了他们宋朝的江山。所以,指派文官去做各地的行政长官。才有了不堪一击的国防,也才有了靖康之耻。

赵匡胤为什么会选开封作为国都而造成后来的靖康之耻?

二、赵匡胤以开封为东京是什么意思

自五代以来,开封就是国都。开封古称大梁,唐末黄巢起义的主将朱温降唐后被封为梁王,封地开封。后来朱温灭唐建立了后梁政权,中原汉人政权的国都选在了开封。此后,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纷纷五代都是在开封建都。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也继承了五代以来的都城,所以开封建都非北宋始创。

这个问题应该放到当时的环境下来解读。赵匡胤称帝后,现在的河北地区没有拿下,也就是幽云十六州被北方的辽国掌握着。那现在的河北地区来说,南部是宋朝控制,北部是辽国控制。河北地区地势平坦,也就是无险可守。我们先记住这一点。中国古代自汉末以来,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隋唐时期都城建立在关中,到关中地区的产粮是支撑不住帝国的首府,我们也经常看到皇帝们跑到洛阳去就食。我们知道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并且这条河贯穿南北,南方的粮食自南向北运输,而开封就是在这条运河的中间节点。从这里向西经过洛阳,然后再进入关中。开封到洛阳段运输难度不大,但是从洛阳到关中段就不那么好运了,黄河河道也是很难走的。这就是为什么修建了大运河后,隋唐时期关中地区遇到了灾荒,连皇帝也要跑到洛阳。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后,为了保证这条粮道的畅通,沿着黄河沿线设置节度使。经济命脉,加上河北的北部被辽国控制,开封就成了帝国的一个重要节点。所以北宋就在都城开封布置了大量的军队,当然也有其他的原因。赵匡胤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迁都,他的计划先定都洛阳,再迁都西安。除了客观原因外,赵匡胤也遭到了以赵光义为首一众人的反对。随着赵匡胤的去世,迁都问题也就不了了之。

赵匡胤为什么会选开封作为国都?这个还得从五代十国时期说起,晚唐以来,连续爆发了内乱和农民起义,经过多次战乱破坏,唐朝的经济中心南移趋势加剧,传统的经济中心长安和洛阳,已经逐步开始衰落,粮食都慢慢地不够吃,要继续作为首都,也有点力不从心了。经过了黄巢起义的大破坏,重建的难度比较大,到朱温时期继续对长安进行毁灭,长安已经不能够作为首都了,朱温后来干脆拆毁长安宫室、房屋,将木料顺渭水漂下,在洛阳营建宫室。907年,朱温接受唐哀帝禅位,正式即皇帝位,更名为朱晃,史称后梁,升汴州为开封府,建为东都,以洛阳为西都。开封距离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近,又是朱温的大本营,所以后梁建都于此。此后五代,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中有四个建都于开封,赵匡胤为什么会选开封作为国都,也是存在历史的惯性,前面几个王朝定都于此,所以赵匡胤也将开封作为国都。

宋太祖赵匡胤是发动“陈桥兵变”夺了后周天下的,“兵变”跟天下崩裂战乱动荡比是很温和的改朝换代的方式,开封原本就是后周的首都,赵匡胤当然是在开封城的皇宫里接受后周恭帝柴宗训“禅让”皇位的。开封并不是赵匡胤选的首都,而是直接“继承”后周的。身经百战深谙兵法谋略的赵匡胤非常清楚开封不适合做首都,北宋立国初期最大的威胁来自北方的契丹,开封城周围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燕云十六州被契丹人占据了多年,中原的核心地区失去了山川绵延的地理屏障,开封能倚仗的天险只有一道黄河。赵匡胤非常重意唐朝的东都洛阳,因为洛阳周围有群山环抱,比开封更利于防守。可惜大臣官员们产业根基在开封,谁也不愿意背井离乡,明里暗里集体抵制反对迁都。而洛阳自唐朝灭亡前后到“五代”兴亡更迭饱经战乱,已经破败不堪了,重新建立一座新首都必定耗费巨大,赵匡胤建立北宋时天下还没有统一,更有契丹勾结北汉对宋朝虎视眈眈,宋朝财富资源消耗仍然是“军事优先”,既没有充裕的财富又缺乏时间去重建好洛阳再迁都。赵匡胤生前没能实现迁都洛阳的夙愿,后世的皇帝们更缺乏动力。只能靠着重兵集团防守开封周围,“禁军”规模数量的膨胀臃肿不是偶然,可惜还是挡不住金人,北宋灭亡,徽宗钦宗父子当了俘虏,《清明上河图》里开封城里的繁华富庶在“靖康之耻”时毁于一旦

赵匡胤选开封作为都城,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五代十国当中,最强大最核心的国家,是朱温建立的后梁。周承梁,仍然建都于开封,宋承周,沿袭下来。开封作为国都,其实是有很大的优势的——周围都是平原地区,而且水利丰沛,能够较少地从外地调运物资,就可以养活很多人。所以周和宋沿袭作为都城,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后周郭威和北宋赵匡胤,都在没能完成全部统一的时候就离世。从五代战乱时期走过来,没等统一没能稳定,国家的财力主要用于军事和战争都有些入不敷出。这时候考虑是不是迁都的问题,显然是不合适的。实际上北宋安定后,曾经多次有人提议迁都,最后都被否定了。这样一直到徽宗遇到金国进攻,仓皇南逃,仍然是准备迁都。当然由于种种原因,又一次迁都未成。其实靖康之耻,跟在哪里建都,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宋辽战争之时,当时的宋真宗就有迁都南逃的打算,要不是寇准逼着他御驾亲征上战场,当时可能就真的迁都了。因为寇准和很多大臣都明白,这样的一味逃避,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世界上根本不会有绝对安全的城池。只有国内人民团结,军队争气,让敌人不敢觊觎,才是绝对安全的。

读过宋史后,使我们知道,大宋王朝建国是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由后周小皇帝禅位取得的。当时,江南有南唐后主李煜政权,北方幽州一带还有大辽政权,西方有西夏党项族政权,大宋王朝仅仅占有中原地区,四面强敌环立,外邦虎视眈眈。而开封又是位于中原地区的大都市,所以只好选择开封建立国都。


声明: 本文来源于新速知识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处理!
标签:开封   国都   洛阳   北宋